不只媽媽會得「媽媽手」 中醫示警:這7族群也要注意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媽媽平時總是認真做家事,在母親節這天應好好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及關心,中醫師表示,說到媽媽這個全年無休的職業,就不得不提與其相關的職業病「媽媽手」,但其實媽媽手並非是媽媽們的專利,做家事時常使用手腕施力者、上班族、學生、服務生、生產線作業員、常使用拇指滑手機者,皆為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六福堂中醫診臉書發文指出,媽媽手,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指位於手背大拇指側的肌腱因長期過度使用而發炎腫脹,造成滑動困難,導致拇指伸屈時會出現疼痛腫脹、緊繃感,無法正常施力、覺得卡卡,嚴重時手部甚至會出現凸起的腫塊。

媽媽手好發族群

2.家庭主婦/家庭主夫:做家事時常使用手腕施力。

3.上班族、學生:長期使用滑鼠、電腦打字、握筆寫字。

4.服務生:長期使用拇指出力端沉重的餐盤。

5.生產線作業人員:長期持續單一的加工動作。

6.會計人員、藥師:長期反覆使用拇指施力的工作。

7.常使用拇指滑手機者。

自我檢測

1.大拇指彎曲握在掌心內。

2.手腕彎曲向小手指持續偏移。

3.若大拇指側的手腕疼痛,即可能為媽媽手疼痛,可能會往上延伸至前臂,或往下延伸至拇指。

中醫辨證媽媽手分2類型

中醫師表示,依中醫辨證,可以將媽媽手分為2種類型,分別是傷筋急性期的氣血瘀滯型,以及傷筋緩解期的氣血虧虛型。

1.氣血瘀滯型:屬於發病初期,大拇指根部輕度腫脹、紅腫、微熱,拇指伸屈角度及活動範圍受限,可透過冰敷幫助緩解手部不適感。

2.氣血虧虛型:屬於發病後期,拇指肌腱勞損日久,手腕大拇指側痠痛無力,可透過休息或熱敷、揉按稍微減輕,但只要一勞作就會加重。

4生活建議 改善媽媽手

中醫師建議,可以透過以下4點生活建議,改善媽媽手症狀,幫助手腕及大拇指放鬆,並避免應施力、肌肉緊繃而造成受傷、發痛。

1.適度休息:日常生活上量減少拇指和手腕的重複性操作,也避免使用大拇指來捏、搬動重物。

2.調整姿勢:改變生活習慣,作業時避免過度張開大拇指,應該使用雙手來托舉或端重物,分擔手部的施力,保持手腕和大拇指的放鬆。

3.適量運動:透過適當運動、肌肉的拉伸來舒緩患處周圍的肌肉緊張度,也可提升肌肉的耐受能力。

4.飲食注意:少食寒性、生冷食物,如咖啡、香蕉、橙橘等,避免手腕肌肉因寒冷而緊繃,施力時易造成肌肉受傷、發炎疼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