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熱!研究證實天熱+空污「加乘效應」 致死心臟疾病風險加2倍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7月1日至7月30日國內已有850人次發生熱傷害,熱浪席捲全球, 7月「幾乎肯定」將成為世界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最近一篇7月24日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Circulation》期刊,一項大陸2015-2020年5年間針對20萬2000位民眾的研究發現,高溫天氣比寒冷天氣,會有更高的心臟病死亡風險。此外,若連續4天熱浪,且又有嚴重空污細懸浮微粒的天氣,發生心臟病死亡風險是一般時期的2倍,尤其對於女性和年長者風險更高。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今(2023)年7月是世界自有紀錄以來史上最熱的月份,極端氣候預料將更頻繁的發生,高溫氣候、低溫氣候、空氣汙染目前是被認為已知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最近一項由大陸廣州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江蘇地區2015-2020 年,5年間共20萬2000位致命性心臟病發作的民眾所做的調查發現,高溫天氣會比寒冷天氣會有更高的心臟病死亡風險。

研究發現,若是連續兩天,在28.17℃~36.61℃的天氣,致命心臟病發生率將增加18%;若是連續四天在34.89℃~43℃以上的天氣,致命心臟病發生率將增加74%。

若是連續兩天在,0.72℃~4.72℃,致命心臟病發生率將增加4%;若連續3天,在-2.78℃~2.89℃的低溫天氣,致命心臟病發生率將增加12%。此外,若是在長達連續4日的熱浪,又合併有每立方米37.5微克PM2.5的空污環境,發生心臟病死亡風險是一般時期的2倍。

新光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目前高溫、低溫、空氣汙染是目前已知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已知風險。這是份觀察性報告,因此目前還無法解釋天氣炎熱為何發病風險會高於天氣寒冷。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過去並未發現,熱浪會和空污產生加乘效應。至於效應會高於天冷合併有空污,這當中其中也可能是天氣寒冷時,許多民眾會配戴口罩,進而避免吸入空污物質。

洪惠風表示,雖然國內由於夏季吹西南季風,較不會有熱浪同時合併有空污的狀況,但目前由於旅遊解封,這項研究也可提醒民眾注意,若到國外且同時當地天氣有兩項要素時,就得留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瑞仁表示,天氣炎熱時,通常因為水分流失,導致血液黏稠,進而發生血栓,若有動脈硬化狹窄者,特別容易發生致命心臟病。而冬季則是因為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所導致的心肌梗塞。這項研究首度提供了民眾得特別留意高溫與空污兩項警示指標,尤其是對於女性和長者風險更高,得更特別注意。相關環境因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