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以罷制罷陷困境 蔣萬安提「倒閣」背後的思維

分享: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罷免團體涉多起不實連署案遭偵辦,朝野陷入大罷免潮,台北市長蔣萬安喊出「倒閣」,與黨內主流想法不同,近蔣人士表示,倒閣、國會重選是史無前例的,喊出來一定會引起討論,這樣才能喚醒民眾對民主憂患意識。

台北市長蔣萬安。(資料照/中天新聞)
台北市長蔣萬安。(資料照/中天新聞)

根據中時的報導,蔣萬安知道,喊出倒閣到真正實現,有非常大差距,成不成是其次,但如此才能激起選民的熱情。

蔣萬安前受訪則說,台灣民主已被民進黨扭曲,大罷免讓台灣陷入長期的仇恨對立;而他現在不是立委、也沒有黨職,就是提出一個主張;若總統賴清德因此解散國會,大家可以有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決定台灣的走向。

面對司法戰,國民黨號召群眾,走上街頭,並將於4月26日於凱道集結,展開長期抗戰。不過,有藍委擔憂,426活動現場若都是動員來的支持者,沒有吸引到自主選民,這對催出罷免不同意票,是否有利,將是個問號。

對於「以罷制罷」或「倒閣」路徑歧見,國民黨前副祕書長張雅屏認為,不能當數學問題處理,目前國民黨的困境是,沒有一套論述能真正打動、凝聚選民;現在最重要應該是重新凝聚起支持者渙散的士氣,這個方法就是應該要訴求給台灣人民的安定感。

張雅屏說,國民黨應該思考如果訴諸選民維持多數的重要性,甚至可主張罷免總統的修憲,讓在野立委多數的立院能正道護憲,罷免違憲總統。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也認同倒閣的主張,他表示,國會解散重選對台灣現階段政治環境比較好,所以提出倒閣主張是大破大立的決定。罷免是純粹的仇恨,用罷免去扭轉國會席次是少見狀態,但國會解散重選,在內閣制或雙首長制,都是正常運作的制度。

蘇子喬並強調,若能國會改選,在野應該主張,重選後誰在立法院占多數,就應由誰組閣,倒閣應是爭取執政的手段,而非維持制衡力量。

留言衝人氣 1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