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其優勢地位背後竟然與緬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CNBC》報導,2023年緬甸占中國大陸稀土進口總量高達57%,成為中國大陸稀土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物安全計畫主任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指出,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緬甸對中國大陸的稀土出口量從2018年開始大幅回升,到2023年達到近4.2萬噸的歷史新高。

顧問公司Project Blue研究主管梅里曼(David Merriman)解釋,緬甸礦藏的特殊之處在於含有較高的重稀土含量,特別是在緬甸北部地區,當地的地質條件與中國許多礦區相似。這些重稀土元素由於在地殼中的存量較低,因此具有較高的價值和稀缺性。
巴斯卡蘭強調,緬甸的生產顯著強化了中國大陸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的供應鏈模式是稀土開採集中在緬甸進行,而下游加工則主要在中國大陸完成,這使得中國大陸實際上掌控了全球重稀土供應鏈。
然而,專家也指出這種依賴關係可能帶來風險。巴斯卡蘭表示,緬甸持續的內亂使得依賴該國的供應鏈存在重大風險。特別是2024年,武裝組織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占領了緬甸北部的稀土礦區,這個地區供應了全球約一半的重稀土產量。該組織更試圖利用這些資源作為與北京對話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