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自製航空母艦山東號(17號)服役至今滿5年,近期再度成為外界焦點。透過《人民海軍》與央視軍事等官方媒體的報導,大陸軍方第一次對外公開山東號的艦載機部隊實際戰力,包括近萬架次的艦上起降與多型機種協同作戰能力。外界評估,山東號不僅完成技術驗證與戰術整合,同時已具備獨立執行遠洋防空、制空任務的能力,未來將可成為大陸藍水海軍的核心支柱之一。

根據解放軍內部曝光的資訊,山東號已完成多型艦載機的作戰能力整合,包括殲15型艦載戰機、最新的彈射式殲15T型艦載戰機,以及搜救、預警直升機等。艦載機的起降總架次突破1萬,並在歷次遠海訓練中展現高度出動效率與應變能力,戰機出動率大幅超過服役初期的情形。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山東號艦上的起降保障中隊已能全天候執行任務,尤其在夜間與惡劣天候條件下,戰機依然能夠迅速升空,對可能威脅進行即時攔截,顯示艦、機、人三者的整合已趨於成熟。

退役少將栗正傑在昨(19)日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也指出,山東號此刻的實力已與過去不同,從一艘象徵性質的航艦,進化為能獨立完成制空、防空任務的核心戰力。
栗正傑認為,以艦上搭載的殲15型戰機為例,1架可攜掛8枚飛彈,若1天出動280架次,就可發射超過2000枚飛彈,因此足以在艦隊上空鋪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制空火網。
栗正傑表示,這代表如今山東號航艦戰鬥群已不需要依賴陸基的防空飛彈支援,或是陸地上的空軍戰機護航,便能獨立在遠洋航行,完成巡航、制空、甚至是攻擊任務,這對區域的周邊國家而言,是一個必須重新審視的戰略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