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罷免、重啟核三公投投票結果出爐後,總統賴清德發表談話,指台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一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這意味新回合朝野政黨交鋒已經開始。

游盈隆23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823第二波大罷免與核三延役公投結果出爐,前者7比0,正如同他在7/26晚上說的一樣;後者同意票未達25%,也在他的預料之中。這個結果沒造成社會太多的震撼,因為大家多少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如果說726是八級政治強震,那823頂多是六級餘震,「我還是要說,這樣的結果再度傳達一個清楚的訊息,那就是,台灣主流民意厭惡大罷免。」
游盈隆指出,大罷免做為一個政治現象,是過去18個月台灣朝野空前政治惡鬥的產物。罷團志工和百萬連署人的心情、努力與付出,從某個角度看是美麗的,是浪漫的,但終究是一場空,誰在惡作劇?誰該負責?不老老實實地面對,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現,只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現而已,台灣會不斷受傷害,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慘痛的代價。
游盈隆說,自今年一月初乍聽柯建銘總召的大罷免倡議以來,他就期期以為不可,並曾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公開提醒和呼籲表達憂慮,「從事後看來,我講的有哪一點是錯的?」當726晚上24比0結果出來時,他曾懇請台灣社會對大罷免始末,做全面反省、檢討與究責,千萬不能「船過水無痕」,誰該負甚麼責任,必須清清楚楚。絕對不能和稀泥,否則朝野政黨要如何從中獲取經驗教訓,國家與社會要如何以最快速度重新步上正軌、大步向前?

對於賴清德的表態,游盈隆認為,他的回應避重就輕、太保守、太傳統、太自我防衛、也太自我設限了;他的作風依然強硬,但已非鐵板一塊;無論如何,那意味新回合朝野政黨交鋒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