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近年進食障礙問題日益嚴重,北京多家醫院的相關病床長期爆滿。近日一名化名「小魚」的女孩自述,她曾一口氣吃下8斤(約4公斤)食物後全部吐掉,日復一日陷入暴食與嘔吐的惡性循環。有醫師指出,進食障礙是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類型之一,卻仍被許多人誤會只是「過度減肥」。

根據陸媒《北青深一度》報導,小魚過去因感情受挫,逐漸養成暴食後催吐的習慣,她形容「吐是一件很爽的事,像是在尖叫或呐喊」;對她而言,食物沒有好不好吃,只有「好不好吐」的差別。小魚為了吐得乾淨,經常用指甲刮傷喉嚨、嘔出胃酸與膽汁,體重一度掉到僅剩24公斤,比一袋大米還輕。
小魚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進食,常在自助餐廳反覆吃、吐多次,直到周遭餐廳的員工都認出她;她坦言只有看見膽汁或腸液被吐出來,才會覺得「安心」。最瘦的時候,她去廁所短短20公尺的距離都會摔倒好幾次;某天晚上她才意識到「這樣會死」,試著吃下2塊炸雞,但幾小時後又全數吐出。看到未消化的食物,小魚竟感到慶幸,認為「這樣就不會胖了」。
就讀醫學系的小魚,最終在體重低於30公斤、身心完全麻木後,主動向父母求助。然而小魚在就醫時卻遭醫師責罵「不想活了就算了」,被要求轉院至精神專科,當下她感覺自己像被「當成瘟神送走」。
小魚就醫後被確認是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這種症狀常見於青春期與青少年族群,患者極度害怕變胖,會以暴食、嘔吐或禁食等方式控制體重。據統計,中國外科醫師對「神經性暴食症」的識別率僅約12%,許多父母、朋友甚至患者本人都誤以為只是節食過度,延誤治療時機。

目前全中國設有進食障礙專科病房的醫院不到10家,多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其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病房長期爆滿,患者往往需等待數個月才能入院。所幸小魚在經過治療後,她和自己的體重和解,不再苛求體重計上的數字。
針對這種現象,有專家指出,進食障礙屬於身心疾病,應由精神科、營養科、心臟內科與消化科等多科合作治療,但現實中多數患者因身體症狀(如閉經、電解質紊亂、胃腸功能障礙)先求診於綜合醫院,若醫師缺乏精神科背景,往往只治表不治本,導致病情惡化。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少女一口氣吃4公斤食物再狂嘔 醫示警:最致命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