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中颱鳳凰影響台灣時間一變再變,許多民眾都擔心這顆冬颱造成災情,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指出,鳳凰颱風非常類似2004年南瑪都颱風,創下2死2失蹤、累積雨量達1090毫米且農損6.7億元的可怕紀錄。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10日晚間在臉書表示,2004年南瑪都颱風的強度變化、路徑與21年後的鳳凰颱風頗有相似之處,且南瑪都颱風也是在很大的低壓環流中發展起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據《水利署電子報》第0174期水利作家張炎銘刊登文章,1958年至2016年期間,中央氣象局(現為中央氣象署)颱風資料庫統計,台灣12月發布颱風警報的紀錄僅2次,分別是1964年12月14日的歐珀颱風(國際命名OPAL)、2004年12月4日的南瑪都颱風(國際命名NANMADOL)。
其中,南瑪都颱風在2004年11月29日生成於關島南南東方海面,氣象局在同年12月3日起陸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在12月4日早上7時4分於屏東枋寮登陸。當時南瑪都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在穿越台灣南端期間,為北部、東半部帶來豪雨,花蓮布洛灣累積雨量高達1090毫米,同時造成嘉義縣和雲林縣嚴重淹水,嘉義縣淹水面積達2萬7587公頃,雲林縣則是2萬2757公頃,南高屏地區也出現淹水災情。
最終南瑪都颱風從台東太麻里出海,颱風導致部分地區道路坍方,且有2人死亡、2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約6.7億元。在1967年11月18日的吉達颱風之後,南瑪都颱風憑一己之力,將台灣受颱風侵襲的最後月份從11月份延至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