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風險分析師薛皓天15日指出,週日(17日)起台灣天氣將轉趨不穩定,除了要留意南海季風低壓槽的影響,還需關注台灣東側的熱帶擾動,是否增強為颱風的可能性及對台灣影響。

薛皓天表示,15日至16日台灣受太平洋高壓外圍偏東風影響,各地以晴時多雲天氣為主。迎風面東北角、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在晨間可能受海上對流影響出現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則因熱力作用,近山地區有短暫雨或雷雨發生。大台北地區及西半部內陸地區受東風沉降作用影響,高溫可能突破36度。
週日(17日)起,南海一帶將出現季風低壓槽,台灣受南方水氣移入影響,環境水氣增多。晨間西半部及東南部沿海有局部短暫雨,午後受熱力作用,雷雨區將往平地擴散,西半部及近山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並可能出現較大雨勢。

下週一、二(18、19日)季風低壓槽影響越南附近後將減弱北移,台灣轉為偏南到西南風環境。同時,東側太平洋面上的熱帶擾動持續發展,造成整體環境水氣偏多且不穩定。預報顯示,大台北地區、花東縱谷及西半部近山地區有機會出現雷陣雨,且可能伴隨短延時強降雨。

針對熱帶擾動的發展,薛皓天分析,週日出現的季風低壓槽系統目前看來沒有明顯增強跡象,且持續往越南移動後將減弱,成颱或形成熱帶性低氣壓的機會低。至於台灣東側的熱帶擾動預估發展位置在琉球群島附近,由於距離台灣甚遠,加上強度增強有限,預估以熱帶擾動型態通過,暫時對台灣無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