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解放軍八一建軍節,大陸央視製播《攻堅-矢志強軍向一流》紀錄片,首度曝光航母「福建艦」電磁彈射模擬測試畫面,片尾還藏新艦載機「殲-15T」甲板剪影彩蛋,此次官宣標誌該艦正式入列服役進入「倒計時」。

影片中除通過空拍展示福建艦全貌,還夾帶數秒展示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功能,儘管未直接播出艦載機彈射起飛過程,而是以投射飛行甲板上「殲-15T」戰機剪影來顯示已經起飛,但從甲板末端沒有滑跳甲板,可確定為福建艦。
福建艦從2022年下水後,已先後完成8次海試,包括動力系統、電力供應等六大關鍵技術皆已經過測試。福建艦航空長田偉在影片中表示,「現在正在攻克的是,能否兼容從滑躍到彈射起飛的無縫轉接,最極致地去優化並縮短這個時間,讓新裝備盡快形成戰鬥力,達到交裝即交戰鬥力」。

田偉強調,福建艦著眼彈射型航艦的彈射流程,每一次模擬放飛試驗的成功,都是為了真正彈射起飛的那一刻,「我們要做的,不是福建艦的彈射流程,是中國彈射型航母的彈射流程。祖國和人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利劍出鞘、運用自如的那天」。
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艦是大陸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為8萬噸,艦身全長約316公尺,最高航行速度可達31節。艦上防身武裝包含4套紅旗-10艦對空飛彈系統、4座1130型近防砲。整個甲板上至多能同時搭載60架軍機,而主要艦載機殲15T,至多可進駐40架。其餘機型則分別包含直升機、預警機和電子作戰機。

大陸軍事專家曹衛東曾指出,當採用電磁彈射以後,福建艦每晝夜起降的飛機可以大幅度上升,海上爭奪制空權、制海權的能力就非常強大;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唐樺此前分析,福建艦服役進入倒計時,釋放出的信號是對台海局勢的震懾作用,可以依託電磁彈射的高效出動能力,短時間內能投送更多隱身戰機殲-35和預警機,直接壓縮台軍預警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殲-15T作為專為航母彈射起飛設計的重型單座艦載機,除在起落架結構、武器載荷與適艦性等方面全面升級外,大陸軍事評論員張軍社日前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指出,殲-15T「滑彈兼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術價值和戰略意義,「首先從戰術角度看,憑借對滑躍和彈射起飛的雙重適配,殲-15T可實現跨艦部署,可以在遼寧艦、山東艦兩艘滑躍型航母和福建艦彈射型航母之間靈活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