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國家總算力!輝達H100 GPU打造新一代台灣AI超級電腦

分享:
0:00
volume_up

台灣力拚成為AI之島,國科會規劃運用輝達(NVIDIA)H100 GPU打造新一代AI超級電腦,接棒「台灣杉二號」,並預計今年5月先開放16 Petaflops的算力服務,目標分年分期擴大至100、200 Petaflops,加速生成式AI、通用性AI運算與應用落地。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資料照/中天新聞)

國科會轄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是台灣高速計算設施關鍵樞紐,建置多台不同架構的超級電腦,以因應物理、化學、數學、大氣科學、工程、生命科學等大型科研領域的泛用運算,或人工智慧(AI)運算,並開放產官學研界申請使用。

其中,AI任務專用的運算主機為台灣杉二號(Taiwania 2),具備9 Petaflops算力(1 Petaflops代表每秒執行一千兆次浮點運算),提供巨量資料處理、深度學習等AI運算研發與服務。

台灣杉二號2018年建置時的主機架構設計與國際趨勢同步,主要採用輝達 V100 GPU(圖形處理器),不過,考量AI發展及需求日益蓬勃,加上GPU規格愈來愈進步,國科會推動「新一代高速運算主機與AI評測環境建構計畫」,打造台灣杉二號的接班人。

根據國網中心規劃,今年5月將先開放以16 Petaflops(Rpeak理論效能值)進行規劃建置的新一代AI超級電腦,由於尚在建置中,因此目前還未命名,規格方面,以GPU為主架構,並將採用輝達H100;國網中心並將逐步擴充新一代AI超級電腦的算力,目標分年分期達到100甚至是200 Petaflops的運算能量,最終規模端視核定經費而定。

官員表示,即將上線的新一代AI超級電腦將可協助加速生成式AI、通用性AI運算以及應用,再加上繁體中文「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整合為一站式AI開發雲端服務平台,提供算力、大型語言模型基底,降低台灣產業導入大型語言模型的軟硬體開發成本。

官員指出,透過此一站式平台,各領域業者可依據不同需求投入自有資料,開發出自身內部的知識庫、行政助理等應用,加速AI產業化、產業AI化,強化台灣主權AI。

除AI運算任務專用的GPU架構超級電腦,國網中心也設有以CPU(中央處理器)為主架構的超級電腦,用於各類型科研所需的高效能計算工作,包括台灣杉三號(TAIWANIA 3)以及創進一號(Forerunner 1)。

國科會規劃,在晶創台灣方案、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挹注下,台灣公部門算力預計將在2029年達到480 Petaflops,包含AI運算GPU超級電腦、大型科研運算CPU超級電腦的算力;若進一步加計民間企業投入的資源,預估2029年台灣總算力有望超過1200 Petaflops。(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