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眼球內的玻璃體混濁或退化時,會產生一些膠質黏結物或細胞碎屑,而出現一些漂浮的雜物投影在視網膜上,便形成所謂的「飛蚊症」。多數患者也許在飛蚊症初期並未留意,等到察覺眼前漂浮的黑影變多,才想到應該就醫。
現代人依賴3C產品,離不開手機和電腦,中醫師鄭愛蓮表示,門診患者多半是因為太過勞累、用眼過度,才出現飛蚊症現象,通常西醫認為飛蚊症只要多休息就會逐漸減緩或消失。事實上,利用針灸和中藥調理內外兼治,就有消除飛蚊症之效,臨床上許多病患都表示經過中醫治療後,飛蚊症從數量變少、顏色變淡,直到消失不見。
鄭愛蓮曾收治1名30出頭、罹患飛蚊症的男性患者,平時習慣熬夜工作打電腦,經常半夜2點才上床睡覺,來求診時主述左眼的輕微黑影飛蚊症狀約有半年,而右眼漂浮的一大片黑影已長達2、3年之久,經過1周3次的中醫治療後,第2周回診時男子已可明顯感覺左眼黑影顏色變淡、較為透明;另1位年長女性,則是2眼都有3年的飛蚊症病史,接受中醫治療4、5個月左右,如今眼前飄過的黑影數量已大幅減少、顏色轉淡、幾近復原。
鄭愛蓮指出,眼睛發生異狀,病因可能不同,通常飛蚊症表現為眼前浮動的點狀、條索狀或小片狀的黑影,並隨著眼球轉動而位移;如果感覺眼前有固定不動的朦朧黑影,很可能是白內障或眼底視網膜出血,必須及時就醫檢查病因。
中醫針對飛蚊症的治療,初期症狀輕微時,會先著重針灸治療,包括手部的合谷穴、特殊的三叉一穴,眼睛周圍的睛明穴、攢竹穴和光明穴,建議隔日針灸1次、即每周3次。此外,同時搭配中藥方如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作用在於滋腎養肝、加強明目退翳,調理肝腎陰虛導致的視力問題。中醫治療雙管齊下,視個人罹病時間而定,短至1周、長至3個月,飛蚊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要避免飛蚊症復發,必須從生活習慣做起,鄭愛蓮提醒,夜晚不要貪圖玩手機、打電動或追劇而熬夜晚睡,人體的肝膽經於晚上11點至凌晨3點運行,睡對時間才能讓身體和眼睛充分獲得休息,減緩疾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