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為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引發醫界不同意見。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27日表態支持衛福部改革措施,強調評鑑目的是為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把關,「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衛福部日前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加強醫美管理規範。草案要求執行醫美處置必須完成一般醫學訓練(PGY),所有醫美手術都需有大外科系專科訓練才能執行,高風險手術更限定特定專科醫師才可施行。此外,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必須接受評鑑,這些措施引發醫界團體兩派論戰。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27日舉辦「2025智慧健康新紀元——科技賦能,促進全民健康論壇」,吳明賢以「從疾病醫學到精準健康」為題發表演說。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他明確表態贊同衛福部的改革手段,認為這是正本清源的必要措施。
吳明賢指出,醫學系六年制加上兩年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能力,足以獨立執業。他也支持將診所納入評鑑範圍,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與醫療品質把關。「不管是任何的評鑑,重點就是醫療品質跟病人安全,評鑑是好事,就像我們醫院也不時的有各式各樣的評鑑,假如你真的做得好,你其實是不怕人家評鑑。」吳明賢表示。

針對部分醫界團體憂心醫策會壟斷評鑑,主張應由醫師公會、各專科醫學會(整外、皮膚科、耳鼻喉科等)、其他具醫療專業的法人或公會團體共同參與,以確保制度多元透明並可監督。對此,吳明賢認為這並非壟斷問題,而是專業考量。他指出學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術發展、教育會員、保障權益、國際交流等事務,並不包含評鑑功能。
衛福部醫事司與40個相關醫界團體日前召開會議,已確立醫美醫師的關門條款,規定2019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兩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能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評鑑問題,則留待下週會議繼續討論。
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既然醫界不願接受評鑑、不滿意衛福部的要求,且對於病人安全醫界責無旁貸,那如何加強管理,將請相關團體提出自己版本,讓社會大眾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