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爽民進黨爆了?大罷免慘敗 小笠原欣幸曝國民黨逆轉勝原因

分享:

對於726大罷免結果,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表示,此次針對24位國民黨立委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失敗,可視為國民黨的全面勝利,同時也象徵民進黨自2014年太陽花運動以來累積的政治優勢可能就此終結。

小笠原欣幸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表示,726大罷免結果堪稱是國民黨的全面勝利。(圖取自小笠原欣幸臉書)
小笠原欣幸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表示,726大罷免結果堪稱是國民黨的全面勝利。(圖取自小笠原欣幸臉書)

小笠原欣幸指出,從今年初起,由民間團體主導的罷免行動快速升溫,民進黨亦未隱藏支持態度,使外界一度認為罷免聲勢有望壓倒國民黨。然而,國民黨雖然早期在連署階段遇挫,中央動員力也顯得薄弱,但地方立委反而各自積極串連地方後援會,自行舉辦說明會,逐步扭轉劣勢。

小笠原欣幸認為,總統賴清德在6月下旬展開的「國家團結演講」系列,原意是要號召支持者凝聚力量,但其中一場談話中提及「反對黨是不純物、應被過濾」的說法,意外成為引爆反彈的火種。藍營成功將此操作為「反獨裁」的象徵,喚起基層憤怒,讓不少中間選民也傾向投下不同意票。

可能是 1 人、人群和文字的圖像
小笠原欣幸表示,國民黨則是成功挖掘這批中間觀望選民,催出大量「不同意票」,成為逆轉的主因。(圖取自朱立倫臉書)

小笠原欣幸進一步指出,罷免推動者原本希望至少成功罷免6人,最好能達成10人。若未達標,則面臨(罷免後3個月內舉行的)補選將變得極為艱難。現在罷免全數失敗,自然也不會有補選。這對罷免派而言是全面性的挫敗。

從投票行為觀察,小笠原欣幸觀察到,無論支持或反對賴政府的群體,立場都非常鮮明。罷免方雖然組織熱情,但大多選民對於是否要用罷免去推翻剛在2024年上任的立委,始終心存疑慮。而國民黨則是成功挖掘這批中間觀望選民,催出大量「不同意票」,成為逆轉的主因。

小笠原欣幸表示,此次罷免的兩大主訴求是「國民黨立委阻擋國會運作」與「親中立委危害台灣」,但從結果來看,多數選民並未接受這套論述,反而對「將國會抗爭定義為賣台」感到不認同。他坦言,罷免案全面失敗,形同是社會對「國民黨等於親中」這類標籤的否定。

首波大罷免結果26日晚間出爐,24名國民黨立委與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全數挺過難關。(中時資料照)
小笠原欣幸認為此次罷免結果將深刻影響2026年地方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對民進黨而言是重大警訊。(圖/資料照)

關於年輕選民態度,小笠原欣幸表示,這個族群對民進黨的質疑聲浪日漸升高。雖然他們不支持統一,但也不認同民進黨以「抗中」為名壟斷政治主導權,且對年輕人關心的薪資、房價、就業等現實議題缺乏實質解方。這批選民傾向支持柯文哲與民眾黨,在對中政策上主張「不統不武但可對話」的路線。

小笠原欣幸進一步分析,2024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後,藍綠板塊已不再是單一壓倒性的對決,而是重新進入五五波態勢。他認為此次罷免結果將深刻影響2026年地方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對民進黨而言是重大警訊。

小笠原欣幸最後也提醒,雖然民進黨優勢正在式微,但台灣整體的「台灣認同」與「維持現狀」的民意結構仍然穩固。他警告,若民進黨繼續忽視選民生活感受,執政優勢將更加困難,中國大陸可能會趁機加強對台的認知作戰與滲透活動。

留言衝人氣 2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