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放焰口」與「化食咒」 讓好兄弟能吃飽的必備科儀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彥昇/綜合報導

中元普渡有許多科儀。(圖/WIKI共享資源)
中元普渡有許多科儀。(圖/WIKI共享資源)

農曆7月15中元節即將到來,已有許多地方舉辦了大小規模不一的普渡,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家家戶戶或公司行號準備的供品。然而普渡絕不是將食物擺上桌子就好,有一些步驟是很重要的,就好比「放焰口」與「化食咒」。

普渡科儀若是由當地廟宇主辦,通常會請來道教的道長或是佛教的出家師父主持,整場普渡有許多科儀要做,而其中有兩個步驟非常重要,就是由道長或出家師父進行的放焰口與化食咒。

「放焰口」在農曆7月必播電影《魔法阿嬤》中有過詳盡的解說:墮入餓鬼道的惡鬼,就算將食物放進口中都會變成火,而且餓鬼的食道根針一樣細,食物想吞也吞不下去。因此在普渡時道長與出家師父要先念咒,藉由神佛的神通力將餓鬼的食道打開,吃下去的食物也不會變成火焰,就是「放焰口」。

「化食咒」,也稱為施食、變食。這個步驟是保證好兄弟們都能吃得飽,在開動前道長與出家師父會念經文並手結法印,以神佛之力,將陽間眾人準備的供品化做千萬份,讓參加普渡的好兄弟們人人都能吃到,不必搶破頭。

「放焰口」與「化食咒」這兩個步驟在佛教與道教的科儀中都存在,雖然是不同的宗教,但對沒有子孫祭祀的孤魂野鬼都有一樣的慈悲心,畢竟好兄弟們在地府待了一年才有機會出來吃一頓,所以「放焰口」與「化食咒」代表神佛慈悲、大愛無私的精神。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