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田頭田尾土地公」,土地公廟是全台灣數量最多的廟宇,而擁有兩千多座土地公廟的桃園市,則是全國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地區,也因此造就了【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的誕生。
2017年2月,桃園市創立了全國第一座以土地公信仰為文化的博物館,除了展示出桃園、台灣與海外華語地區的奉祀文化外,還有為了感謝土地公而舉辦的音樂會、布袋戲匯演等相關民俗交流活動,讓大、小朋友更加認識土地公文化與在地風俗民情。
進入【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映入眼簾的即是全國第一座公立福德宮,文化館強調福德在行、心誠則靈,因此提倡不燒香、不燒紙錢、不添香油,自內心表達崇敬與祈求,即是信仰的一部分。二樓則利用情境營造,呈現先民開墾、移民、與宗教信仰的關係,並深入桃園市歷史文化與宗教發展。另外還設有親子互動遊戲區,讓孩子能透過創新多媒體及繪本閱讀等多元學習方式,更加了解土地公相關知識。
來到三樓,從三粒石土地公廟到輝煌的大型廟宇,一步步地探索土地公廟型式的演變。而土地公與其坐騎—虎爺的神像造像藝術也十分多元豐富,如有泥塑、石雕、陶瓷等各式型式,皆可在展間中一探究竟。全台各個地方的土地公,雖然擁有不同形象、手持不同道具,但不變的是,祂們所代表的都是居民對信仰的想像,一種信念的寄託。
除了日常的祭祀文化,每月的初二、十六做牙用的祭祀用品;中元普渡的演奏樂器;重要儀式的三獻禮等慶典科儀相關知識同樣也有在【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中展示。展間更提供生、旦、丑等不同的造型的戲偶及古裝服飾,讓民眾親自體驗,也加深傳承民間謝神文化的價值。
從健康、婚姻至經商、旅遊,土地公包辦居民的大小事,也代表著地方虔誠的信仰。而伴隨著先民的足跡,遠至香港、澳門到馬來西亞等國家,只要有漢人的地方,就有土地公廟。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