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震「精神科患者增1成」多是中年婦女!醫建議:可先安排逃生動線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近日地震不斷,不少民眾嚇得不敢睡覺或不敢洗澡。對此,醫師表示,因地震到精神科就醫的患者增加約一成,若晚上睡不著先不要強行入睡,洗澡時可先準備緊急避難包,安排逃生動線。

近日地震不斷,不少民眾嚇得不敢睡覺或不敢洗澡。(示意圖/pixabay)

頻繁的地震讓人情緒緊繃,甚至有些民眾不敢洗澡、不敢睡覺。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第一個動作其實是接受現在會時常發生地震的情況,這是一種正常的恐懼反映。第二,若有過災難經驗者,經歷創傷後,再次有類似情況可能會更敏感,包括晚上睡不著等,有些人甚至一個月瘦了4公斤。

葉啓斌表示,這時候可轉移注意力,專注在日常生活的事物,若做了這些事仍未改善,建議盡快就醫。葉啟斌指出,睡眠有助改善創傷後壓力症狀,睡眠品質好的人會較快減緩症狀,睡不好症狀可能會持續,因此醫師會對個案的睡眠情況會較為關注。

若睡不著「不要強行入睡」,一直想要睡覺可能更睡不著。(示意圖/photo AC)

葉啟斌建議,白天盡量不要躺床,門診發現不少人因為害怕,乾脆什麼都不做,一直躺在床上,反而影響夜間入眠的穩定度,惡性循環下讓創傷後壓力症狀變得更為嚴重。若睡不著「不要強行入睡」,一直想要睡覺可能更睡不著,可以透過放鬆訓練或轉移注意力,有助入眠。

另外,有憂鬱、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因為這樣的地震影響,導致原本症狀更為惡化,產生負面思考或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影響食慾,如果持續症狀超過2周以上,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近期受到地震影響而至精神科就診的民眾增加約一成。(示意圖/pixabay)

葉啓斌提到,近期受到地震影響而至精神科就診的民眾增加約一成,除了從未就診過的民眾,因為過去創傷而就醫,另外焦慮、憂鬱的患者也確實有惡化情況,其中以中年婦女為最多,有些是神經內科、耳鼻喉科或心臟科轉診。

至於有人因此不敢洗澡,葉啓斌建議,可能在洗澡地方擺上隨時可以逃跑的緊急救難包,安排動線、並通知家人自己要洗澡,或是把通訊警告設備,像是電話等放在手邊,同時將洗澡時間縮短,透過實際行動,讓自己較安心。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