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許多女性飽受貧血所困,據國健署調查發現,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貧血的盛行率為19.1%。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表示,若出現臉色蒼白、心悸、喘、黃疸,或是健忘、頭痛、便秘、月經延遲,甚至影響睡眠時,小心是貧血警訊。建議除藥物調理外,也可食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歸脾湯、阿膠等藥材補血、養血。
當血不夠時,便會變成血虛;當虛弱到某個程度,就會產生所謂的貧血。(圖/黃胤誠醫師)
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在臉書專頁中發文分享,中醫的「血虛」,其實比「貧血」更廣泛。「陽氣」、「陰血」是身體運轉所必要的2種能量,當血不夠時,便會變成血虛;當虛弱到某個程度,可能影響血球或血紅素的生成,就產生所謂的貧血。
黃胤誠表示,西醫的貧血指的是,男性血液中的血紅素(Hb)低於13gm/dL;女生低於12gm/dL,或血液中的紅血球(RBC)、平均血球容積(MCV)低於3.78gm/dL、80gm/dL標準值,便是貧血。貧血常見症狀為臉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喘、黃疸。而血虛除了上述的症狀外,因範圍更廣泛,還可能包含健忘、頭痛、便秘、月經延遲、失眠等。黃胤誠提醒,想預防貧血,建議可食用婦科第一方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常用於治療失眠的歸脾湯、阿膠等都是補血、養血藥材。
除了改善貧血、補充能量,中醫補血其實也能用於中西醫結合的癌症輔助調理。化療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血球、紅血球的低下,可以藉由中西醫結合,讓中醫幫忙補血養氣、減少化療副作用。
最後,黃胤誠提醒,不舒服要尋求專業醫師診斷,不可自行上網搜尋後至藥房開藥抓藥,這樣治療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