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風波、環保議題、中美獎牌榜之爭 星媒社論:巴黎奧運反映全球時局

分享:
0:00
volume_up

巴黎奧運畫下句點。新加坡《聯合早報》發布社論指,主辦國法國雖然經歷國會選舉導致的政府難產等政治動盪,但仍舉辦了一場基本成功的盛會。而期間發生的風波,反映當下全球熱點政治話題,都呈現在這一體育賽事裡。

巴黎奧運於11日晚間閉幕。(圖/美聯社)

社論引用奧運官方數據指,巴黎奧運在電視和數位平台共播出1.1萬小時的賽事內容,比上屆東京奧運高出15.8%。包括在東道主法國、美國、大陸等國收視率均破紀錄,顯示全世界的關注程度。「在當前的國際亂局裡,代表和平和人類團結的奧運獲得熱捧,顯示人們的普遍心願」。

社論提到,開幕式的一段演出,被基督徒質疑褻瀆《最後的晚餐》,梵蒂岡更發表聲明,對內容冒犯基督教乃至所有宗教信仰,表達深深的悲哀。主辦單位則稱演出內容取材自17世紀荷蘭畫作《諸神的盛宴》,來自希臘神話,非但沒能平息爭議,還引發質疑者「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心理霸凌的新指控。在「新無神論者」近年盛極而衰,基督信仰在西方有復甦之勢的背景下,爭議更具政治文化意味。

巴黎奧運為運動員提供紙質床等能再循環的材料。圖為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參觀選手村。(圖/路透社)

社論指出另一帶有政治意味的爭議,發生在女子拳擊選手的性別認定。國際拳擊總會(IBA)聲稱阿爾及利亞和台灣選手的性別鑑定有XY男性染色體,被反對者形容為對女性的暴力和女性體育的侮辱。社論提到,「對2名選手是否屬於女性,賽後依然莫衷一是,凸顯全球性別政治運動所導致的認知錯亂」。

此外,美中博弈的大背景,也讓巴黎奧運獎牌榜的排名,染上濃濃的政治色彩。大陸金牌數首次與美國並駕齊驅,讓社會主義的體育舉國體制,與資本主義全民體育的優劣之爭,隱然浮上台面。

社論提到,象徵人類和平團結的奧運,從來就擺脫不了現實政治衝突的干擾。在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升級背景下舉行的巴黎奧運,自然免不了全球熱點政治話題的出現。從二戰前的1936年柏林奧運,納粹政權企圖展示日耳曼民族主義的偉大開始,當中出現的重大政治干擾,就有1972年以色列選手遭恐怖分子殺害的慕尼黑奧運、1980年因蘇聯入侵阿富汗而被西方世界抵制的莫斯科奧運、本屆俄羅斯和白羅斯運動員參賽權的受限等。社論指,「類似的困擾今後還將繼續」。

韓國選手林鐘勳在桌球混雙頒獎儀式邀請大陸與北韓選手自拍。(圖/路透社)

社論續稱,環保減碳運動在巴黎奧運也有所回應。主辦為了減少碳足跡,決定放棄大興土木的傳統,利用現有體育設施主辦各類賽事;同時拒絕在選手村安裝冷氣,為運動員提供紙質床等能再循環的材料。

社論認為,對於奧運有鋪張浪費以及商業性質異化體育精神的批評,巴黎奧運的創意性做法,或許能產生新的啟示。當然,作為一場成本浩大的國際盛事,奧運無法避免如現場轉播權收費等各種利益夾雜其中。但如何儘量輕裝上陣,減少非議,還是有助於迴應各界的批評和抵制。

美國體操明星拜爾斯和隊友柴爾斯,在頒獎台向奪金的巴西選手安德拉德俯首鞠躬。(圖/路透社)

社論最後稱,運動員在奧運展現的體育精神,適時提醒人們比賽除了勝負,更須具備神聖的榮譽感。大陸羽球女單選手何冰嬌在頒獎儀式上握著西班牙奧委會的徽章,對負傷棄賽的西班牙選手馬琳致敬;美國體操明星拜爾斯和隊友柴爾斯,在頒獎台向奪金的勁敵巴西選手安德拉德俯首鞠躬,廣受讚譽。獲得桌球混雙銅牌的韓國選手林鐘勳,在頒獎儀式後邀請大陸與北韓選手自拍,象徵體育本就應超越政治分歧與對立。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