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2016年霸王級寒流襲捲北半球,主要因負北極振盪所致,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發文指出,負北極振盪有上下的變化,圖片中紅色的大值往下移,這時候冷空氣會往南潰流。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11日)於臉書指出,負北極振盪有上下的變化,並附上一張圖說明,最下方長條圖是「北極振盪指數」,現在還維持「負值」,上方是北極圈內的氣壓距平,紅色是氣壓偏高,表示極渦偏弱。
鄭明典透露,紅色的大值往下移,以過去的經驗來看,這時候才是冷空氣開始往南「潰流」,開始影響較低緯度的時候,這個案和2012年年初有點類似。
何謂負北極振盪?氣象署曾說明,想像冬天北極圈中的「北極寒風」試圖南下入侵溫帶地區,幸好有環繞北極的強勁的氣流「極鋒噴流」,限制北極寒風的行動。當極鋒噴流強盛時,北極寒風下不來,北半球溫帶的居民就會有一個溫暖的冬天,稱之「正北極振盪」。
但極鋒噴流也會有失守的時刻,代表極區的氣壓和正常情況相比相對比較高,而中緯度的氣壓相對比較低,此時關不住的北極寒風就會乘虛南下,酷寒的冰天雪地將肆虐溫帶地區,即稱為「負北極振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