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網站「The War Zone」6月30日報導,美國陸軍近期向新創公司「Castelion」頒布合約,研發「黑鬍子」(Blackbeard)極音速飛彈,盼借重低成本、量產彈性與優異性能,提升對地打擊火力;並研擬與M142「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整合,強化機動部署能量。

兼具高速、低成本 適合快速量產
「Castelion」2022年創設之初,便聚焦發展「兼具高速、低成本與適合快速量產」先進武器,並在美國空軍與海軍經費資助下,自2023年開始測試相關技術。美國陸軍則於2026財政年度預算編列2500萬美元(約新臺幣7.2億元)經費,用於「黑鬍子陸基發射版」(Blackbeard GL)計畫。第一階段預計根據空射增程型版本,推出配備固定式彈翼的概念驗證原型,並循政府提供裝備(GFE)模式,安裝至多管火箭(MFOM)發射箱進行測試;第二階段則將製造「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並由「海馬士」發射車執行實彈射擊,驗證性能指標。
中程精確打擊 滿足遠距火力投射需求
報導指出,美國陸軍將「黑鬍子」定位為一款中程精確(mid-range precision)打擊武器,並非用於取代暱稱「暗鷹」的最新銳「長程極音速武器」(LRHW),但性能指標可達「精確打擊飛彈」(PrSM)「增量4」(Increment 4)版本的80%等級,具備700公里以上射程。未來可望善用低廉成本與快速量產特性,填補上述2者之間的空檔,有效打擊地面設施或機動目標,滿足遠距火力投射需求。
美國陸軍表示,測試中「黑鬍子」雖以10×10重型後勤戰術卡車(LVSR)作為載臺,但後續將改以「海馬士」發射車進行測試,並可望整合於「自主多領域發射車」(AML),降低官兵風險與提升部署彈性;後續也計畫循「絕對固定價格合約」(FFP)及「其他交易授權」(OTA)模式,與「Castelion」簽署生產合約,藉此簡化採購流程與加速量產,強化印太區域軍力部署與嚇阻效能。(青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