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近日爆發軍事衝突,巴國宣稱,該國的殲10C型戰機擊落印度飆風式(Rafale)戰機。新加坡國際研究院曾分析指出,殲10C型戰機可透過數量的優勢,彌補單機的性能差距,採用蜂群戰術可對F-35型匿蹤戰機形成區域性壓制。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從這次的印巴衝突顯示,空軍作戰本來就不是一對一,而是群體作戰,如果地面雷達發現目標,就可將資料傳給殲10型戰機,在遠距離可以攻擊F-35型戰機。

退將栗正傑在昨(9)日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上表示,外界認為殲10型這種第3代戰機跟第5代戰機作戰,幾乎是毫無勝算,尤其F-35型又是匿蹤戰機。但是從這次的印巴戰爭中可以發現,空軍作戰本來就不是一對一的打仗,而是群體作戰。
栗正傑說,巴基斯坦這一次只是使用運輸機改裝的ZDK-03型空中預警機,都可以發揮Link鏈結在一起的功能,而解放軍使用的是空警600、空警500型空中預警機,偵測距離更遠,雷達天線使用的是氮化鎵電子元件,鎖定目標更多。巴基斯坦的ZDK-03型,雷達天線則只是砷化鎵元件,偵測距離只有450公里。
栗正傑表示,這次巴基斯坦只是使用地面的紅旗防空飛彈系統雷達,都可以發現印度的飆風式戰機,若是以解放軍來講,如果要發現F-35型匿蹤戰機,使用的是米波雷達,就是專門用來偵測匿蹤戰機。
栗正傑說,以解放軍在沿海部署的米波雷達而言,地面雷達發現目標在什麼位置後,告訴在上空的空中預警機,預警機將Link(資料鏈)資料傳送給殲10型戰機。殲10型雖然是輕型制空戰機,但機上配備的2枚霹靂15型(PL-15型)飛彈射程200公里遠,因此在200公里之外就可以攻擊F-35型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