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男童剴剴遭虐致死案近日開庭,兒福聯盟訪視員疑似「漏接剴剴」引起關注,民進黨議員洪婉臻、立委林月琴更將炮口對準台北市長蔣萬安,說要站在第一線的卻總是退到最後一位。對此,台北市社工工會副理事長沈曜逸(沈後山)昨(8)日在臉書發文揪出4疑點,更直言「要對蔣萬安做政治鬥爭我完全沒有意見,但要鬥爭要有底線,不是隨意亂扣基層人員帽子。」

洪婉臻日前批評,台北市長蔣萬安從剴剴案、信義區幼兒園的性侵案等都沒站在第一線,若作為台北市長不在乎民意的話,現在就可以先下台。
然而洪婉臻的發言引起台北市社工工會副理事長沈曜逸(沈後山)的質疑,並發文針對洪婉臻在記者會講的4點作出質疑:
1、洪婉臻說A童在11月7日去打預防針,劉姓保母都勾選A童正常。但居托人員去訪視的時候有勾選3處要注意的地方。並且把A童下次可以說50個詞彙列入重要的追蹤。然後說蔣市府明知道有問題,還給他過,這是明顯的放水。
沈曜逸質疑,「你拜託,訪視員訪視是時間是9月26日,打預防針是11月7日。這兩個時間點有什麼關係?而且訪視員,明明就有認真記錄,並且列為追蹤項目,他按照規矩來,哪裡放水?妳到底哪裡邏輯有問題,可以這樣歸因」。
2、洪婉臻說劉姓保母帶的其他小孩訪視3次,為什麼A童訪視1次,怎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待遇,為什麼11月有訪其他小孩,但A童沒有一起訪?
沈曜逸認為,A童是9月到保母家。依照規定第一個月要訪視1次,然後每3個月才要再訪,所以比A童早去的兒童當然訪視比較多次,A童因為9月去所以依照規定才訪一次,12月才需要再訪第二次,然後因為11月是主要訪其他小孩(劉保母的妹妹),當然主要沒訪A童啊(因為兩個是在不同家啊)。
3、為什麼訪視員,訪那麼多遍,都沒有發現傷口兒虐的現象?
沈曜逸直言「好問題,我也不知道」,但這是不是說明,要發現兒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妳可以檢討居托的訓練是怎麼訓練的?為什麼無法建立這樣的敏感度。你可以要文山居托的訓練規劃來檢討。
4、為什麼社會局會不知道,是不是在庇護保母?
沈曜逸更質疑「我要問,社會局到底要怎麼知道?社會局是要通天感應?是要派人24小時跟訪或在保母家嗎?」
沈後山進一步表示,但這些建議洪婉臻沒有提出來,就把它歸咎是訪視員的錯,是社會局的錯,是他們害死A童,「不管什麼邏輯,就是硬扣帽子」。
沈曜逸更強調,「我覺得要打社會局可以,要打蔣萬安可以。社工也要認清楚,我們就是弱勢,說不清楚所以在政治鬥爭當中,我們就是被拿出來祭旗的,這個我認。但我不接受沒有底線的亂扣帽子。」
沈曜逸也補充,簡舒培也有提說以後家訪就訪視全部的人。「即便我不贊成,但他的邏輯還是清楚。因為他說外看有看到,所以如果有訪視到他,或許可以救A童。」
沈曜逸痛陳,「我覺得這些人,真的要檢討」,北市政府有提出7+1精進政策,大可針對他們提出的內容哪裡不好提出來討論,但真的不是這樣亂打。像有已經離開社會局的朋友跟他說,以前在社會局的同事因為這樣連續熬夜寫檢討報告。這樣的話這些基層的公務員或社會局同仁有辦法身心健康?有辦法更好好規劃服務?
沈曜逸指出,有人提出法國幼兒接力計畫(RPE)。主要在思考給照顧者更多支持,以及讓受照顧者可以被更多人接觸到。我們應該要設計更多這樣機制,才有辦法保護更多兒童,提供更好照顧。
沈曜逸最後強調,洪婉臻這種亂扣帽子,還會有多少人願意提出真正解決方案跟方法?這些有熱情的人就死在這種壓迫中。「中正、萬華走了曉薇,但希望不要有人變成第二個壓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