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超過半世紀的半導體材料製造商「瑞昇金屬工業」,突然宣布自8月12日起停止營業,為產業投下震撼彈,外界分析這恐是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措施衝擊的第一槍。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瑞昇金屬工業成立於1974年7月,資本額新台幣2.5億元,為台灣重要的銲錫與半導體材料製造商,該公司在桃園八德設有生產基地,業務範圍遍及歐美、日本、中國大陸,以及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根據瑞昇金屬官網資訊,公司主要產品包含電子級溶劑、有鉛與無鉛銲錫棒、錫球、錫粉、銲錫絲、銲錫膏、特殊合金、助銲劑、稀釋劑及高純度金屬等。此外,也生產磷銅球、無氧銅塊、封裝用環氧樹脂等半導體關鍵材料。

今年5月,瑞昇金屬就曾對外發出警訊,表示受到全球運輸成本上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正面臨挑戰,原物料與民生用品價格可能上漲2成,其中,中國大陸錫粉出口成本因關稅增加而大幅攀升,加重企業營運壓力。
不到3個月時間,瑞昇金屬在官網公告,因財務困難及銀行緊縮銀根,公司已無力持續營運,自2025年8月12日起全面停止營業,結束長達51年的經營。

瑞昇金屬的退出可能影響市場競爭格局,其主要競爭對手昇貿可望受惠,該公司散熱錫膏自8月開始放量出貨,股價在15日一度衝上97.2元,創下2021年11月以來新高,但終場因獲利了結賣壓而下跌4.85%,收在8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