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測船3度駛入日本經濟海域 日方抗議陸方未回應

分享:

日本向中國大陸提出抗議後,據日本海上保衛廳通報,大陸海洋監測船「向陽紅22號」1日早上第3度駛入鹿兒島縣奄美大島近海的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向海中投入類似管道的物體。截至目前,大陸官方未回應。

向陽紅22號。(資料照/翻攝大陸自然資源部網站)

《共同網》報導,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鹿兒島)1日發布消息稱,在鹿兒島縣奄美大島近海日本專屬經濟區內,發現大陸的海洋調查船向海中投入類似管道的物體。9月28日、9月30日也發現該調查船在附近EEZ內活動,海保巡邏船透過無線電要求其停止活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9月29日指出,日本海上保安廳9月28日清晨在距離奄美大島以西約379公里處的EEZ內,發現大陸籍「向陽紅22號」船隻將類似鋼纜的裝置延伸至海中。

林芳正表示,日本已向大陸政府提出抗議,指在未經日本同意的情況下於該區域進行海洋科學研究,無法接受,要求中方立即停止。

林芳正。(資料照/美聯社)

其後,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9月30日發布消息稱,在鹿兒島縣奄美大島近海EEZ內,二度發現「向陽紅22號」向海中投入類似管道的物體。

公開資料顯示,向陽紅22號是大陸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2019年12月3日正式交付大陸中國自然資源部東海分局。該船總核心功能是收放直徑10公尺、自重60噸的大型海洋監測浮標,配備國際領先的艉部A型架(起吊能力75噸)和DP-2級動力定位系統,船體採用EH36低溫高強鋼以適應極寒環境解決了大陸深遠海觀測裝備瓶頸問題,使大陸海洋監測範圍延伸至第一島鏈外。

對於「向陽紅22號」無視日方抗議,3度駛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大陸官方迄今未回應。

大陸自媒體「島鏈縱覽」1日發文稱,此次事件的核心爭議點在於中日雙方對EEZ內海洋調查許可權的不同理解。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岸國在EEZ內擁有「勘探和開發、養護和管理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但關於「科學調查」的具體許可權,公約並未作出絕對明確的規定,各國通常基於自身利益解讀。

文章指出,日方主張「需經沿岸國明示同意」,而中方則認為「符合公約規定的合理調查無需額外許可」,這種法律解讀的差異,也導致類似的海上互動在中日之間頻繁發生。(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