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結束對中國的訪問,4日晚間在北京站搭乘專列返回北韓。金正恩此次訪中依舊乘坐具代表性的綠色專列,車上裝了自己的專屬馬桶來隱藏健康線索。北韓維安工作人員會隨時以消毒劑擦拭金正恩接觸過的所有物品、並取走水杯。別以為金正恩大驚小怪,據傳,1949年時蘇聯間諜就是利用秘密蒐集毛澤東的排泄物獲取資訊,進而改寫歷史。

2019年金正恩訪中時曾在南寧吸菸,妹妹金與正當場親自收回菸蒂,避免唾液樣本被外界掌握;據報導,金正恩甚至會將用過的火柴重新放回火柴,就連簽署文件時,他也堅持使用事先準備好的筆,以避免留下指紋。2023 年與普丁舉行另一次峰會之前,安全人員還使用金屬探測器掃描座位。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北韓領導人問題專家馬登(Michael Madden)曾表示,這些措施是自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時代以來的標準做法。馬登說,「裝備專用馬桶以及自行必備的垃圾袋,用來裝碎屑、廢棄物和菸頭,為了防止外國情報機構取得樣本,即使是友好國家的情報機構,也無法獲取樣本進行測試。」
《華盛頓郵報》曾援引前北韓警衛司令部人員李雲傑(Lee Yun-keol)的說法,指出「領導人的排泄物包含了有關他健康狀況的資訊,所以絕不能被留下。」。換言之,金正恩的排泄物被視為國家最高機密之一。

別以為金正恩大驚小怪,事實上的確有前車之鑑。一名前蘇聯特務接受BBC訪問時表示,史達林曾透過這個方法對待當年出訪蘇聯的毛澤東。1949年12月毛澤東出訪莫斯科,蘇聯間諜特地為毛澤東修建專屬廁所,但與馬桶相連的管線並非通往下水道,而是數個秘密箱子,而整個過程長達10天,毛澤東的排泄物被拿去仔細分析研究。據悉,史達林隨後便拒絕簽署雙方協議,進而改變歷史。
根據過往研究,人體排泄物能透露的資訊遠超乎想像,尿液顏色、氣味可反映飲食結構,例如高蛋白會產生硫化氫氣味、蔬菜纖維則生成短鏈脂肪酸。便便顏色可能顯示內出血或缺鐵用藥,過硬或過細可能意味腸道阻塞或癌症風險。
排泄物中的微生物多樣性可推測糖尿病、發炎性腸病甚至帕金森氏症等風險,也可以從藥物代謝物顯示一個人是否服用心臟藥物或抗憂鬱藥。另外,腸道細胞會隨排泄物脫落,能提取DNA與表觀遺傳標記,透露吸菸史、飲酒習慣與環境暴露。專家強調,每個人的「poo print」如同指紋一樣獨特,因此即使不具臨床確診力,仍能提供大量機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