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陸頻喊中華民國 蔡正元提5大挑戰「藏有最大隱憂」

分享:

記者林保宏/綜合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這趟訪陸行,行前定調於祭祖和學術交流之旅,不過,馬英九在多個參訪公開場合中,多次公開談論中華民國。對此,前立委蔡正元認為,馬這次訪陸雖然開創兩岸一中各表新情勢,但未來恐仍有隱憂,並指出中華民國和憲法將面臨5大政治挑戰。

蔡正元5日在臉書發文,對於馬英九這次在大陸公開談及中華民國憲法,但並不代表就不再有任何政治性挑戰。挑戰之一,台獨勢力已成為台灣最大政治勢力,台獨金孫賴清德有4成以上支持度就是鐵證。台獨份子只是認為現在時機還未成熟,暫時不推翻中華民國體制,而非永遠不推翻。不過,台獨勢力此時不敢這麼做,是因為害怕大陸的崛起,這個糾結很弔詭。

挑戰之二,馬英九雖在大陸公開談會中華民國憲法,劃分領土為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但這是一部國家統一前的憲法,目前並未提到是否統一,該部分在中華民國憲法是空白的。相反的是,對岸憲法課責台灣和大陸居民有統一的憲法義務,這是憲法的長臂管轄權,因此台灣地區的政客,無法用對岸從未統治過台灣一天的說詞拿來搪塞。

挑戰之三,馬英九此趟參訪抗戰歷史遺跡,除了彰顯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卻也凸顯另一個冰冷歷史事實,這些抗戰歷史均發生在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但當時的中華民國尚不存在台灣地區,也無台灣地區的主權,畢竟當時的台灣屬於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轄下的台灣人是替大日本帝國打中華民國,這會是未來中華民國憲法會被廢棄的最大隱患。

挑戰之四,馬英九在大陸公開提及他是中華民國前總統,但也凸顯出大陸居民疑問,為何台灣地區可單獨推選整個中華民國的總?既然目前的國際法,只是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視為「中國台灣當局實際統治地區」,並未賦予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有任何主權國家元首的地位,卻給了實際的「區域政府首長」的身份。

挑戰之五,以上觸及的問題短期內都沒有答案,但長期的解決方法卻像一頭灰犀牛,隨時可能衝過來,那就是用戰爭手段來處理,畢竟這是一場內戰,還是用和談達成協議的方式來處理,因為畢竟這是人民的生死存活問題,不是政客高高在上的政治立場問題。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