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眼乾口又渴!乾燥症恐拖成肺纖維化…疾病「恐怖纏全身」:更年期女性最危險

分享:

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休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 syndrome)又稱「乾燥症」,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最常影響分泌腺、淚腺、唾液腺等功能,同時可分為原發性(Primary)及繼發性(Secondary),比例上約各佔一半。據悉,原發性只會有口乾、眼乾等症狀,繼發性則除了口乾及眼乾外,還伴隨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全身性硬皮症、膽道硬化症等症狀。

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乾燥症為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攻擊人體內腺體及黏膜,且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5萬人受其所擾,尤其因該症狀好發於「40-55歲更年期女性」,故經常被錯認為更年期症狀而忽略,等到發現問題時已侵犯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錯過黃金治療期。

休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 syndrome)又稱「乾燥症」,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最常影響分泌腺、淚腺、唾液腺等功能,同時可分為原發性(Primary)及繼發性(Secondary),比例上約各佔一半。(示意圖/pixabay)
休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 syndrome)又稱「乾燥症」,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最常影響分泌腺、淚腺、唾液腺等功能,同時可分為原發性(Primary)及繼發性(Secondary),比例上約各佔一半。(示意圖/pixabay)

◆併發症遍佈全身,出現「肺纖維化」恐誘發呼吸衰竭

事實上,乾燥症不只會侵犯唾腺及淚腺,造成口乾、眼澀等症狀,同時也可能引發其它黏膜組織和器官併發症,例如:損害甲狀腺、影響腎泌尿系統造成尿結石等。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表示,由於呼吸道有很多黏膜,乾燥症患者約有65~90%會發展成「間質性肺病」,接著產生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肺纖維化」,但初期徵兆很難發現。

蔡長祐理事長對此解釋,健康肺部就像海綿一樣充滿彈性,但慢性發炎後會使其持續損傷、修復而產生疤痕,疤痕組織則會使肺部逐漸硬化,猶如菜瓜布失去彈性那樣,最終喪失換氣功能,慢慢誘發呼吸衰竭。

乾燥症不只會侵犯唾腺及淚腺,造成口乾、眼澀等症狀,同時也可能引發其它黏膜組織和器官併發症。(示意圖/pexels)

◆及早診斷控制,有明顯症狀務必2、3個月做一次肺部檢查

由於肺纖維化為不可逆傷害,因此建議若民眾診斷出有乾燥症,應盡速安排肺功能檢測以利及早控制病情。若醫師判斷無異狀,同時也無乾咳、呼吸急促、容易喘等病兆,患者約6個月檢查一次即可;相對的,若以上病兆明顯,則必須於2、3個月安排一次肺部檢查,隨時掌握肺纖維化發展情形。

◆過去治療成效不彰,現有藥物阻斷纖維化過程

由於過去肺纖維化患者,大多都得靠大量類固醇以脈衝方式治療,但成效不彰,事後改用化學治療也僅能延緩病情惡化,無法有效改善症狀。直到近年,醫藥技術突飛猛進,現階段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素、纖維母細胞生長素,這才真正有效改善肺功能及降低死亡風險。

蔡長祐理事長進一步說明,乾燥症引發的肺纖維化因跟「自體免疫系統」有關,患者需跨科別團隊包含;胸腔科、免疫風濕科、感染科、放射線部門等共同治療,才更能提升治療效果。

若醫師判斷無異狀,同時也無乾咳、呼吸急促、容易喘等病兆,患者約6個月檢查一次即可;相對的,若以上病兆明顯,則必須於2、3個月安排一次肺部檢查,隨時掌握肺纖維化發展情形。(示意圖/pexels)
若醫師判斷無異狀,同時也無乾咳、呼吸急促、容易喘等病兆,患者約6個月檢查一次即可;相對的,若以上病兆明顯,則必須於2、3個月安排一次肺部檢查,隨時掌握肺纖維化發展情形。(示意圖/pexels)

◆症狀易混淆,提升患者病識感成關鍵

乾燥症共病多,尤其耽誤治療風險高,若民眾發現自己持續口乾、眼澀,建議儘早至免疫風濕科求診。此外,乾燥症患者也需隨時注意其他部位有無不適症狀,其中以乾燥症合併肺纖維化為例,因初期輕微難發現,慢性咳嗽常會被當作感冒而忽略,因此患者務必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若出現無故乾咳、爬樓梯或走路容易喘等現象,要趕緊向醫師反映。

現自己持續口乾、眼澀,建議儘早至免疫風濕科求診。此外,乾燥症患者也需隨時注意其他部位有無不適症狀,其中以乾燥症合併肺纖維化為例,因初期輕微難發現,慢性咳嗽常會被當作感冒而忽略,因此患者務必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若出現無故乾咳、爬樓梯或走路容易喘等現象,要趕緊向醫師反映。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