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媚罹「不死癌症」病逝!醫舉常見「9症狀」 5關鍵預防復發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57歲的港星周海媚於11日搶救無效過世,電影人田啟文於稍早受訪時,則透露周海媚長年飽受紅斑性狼瘡的困擾,免疫力較差、容易出現感染情況。

周海媚。(圖/微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曾衛教,「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其身體免疫反應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自體抗體,進而造成系統性的臨床症狀。好發於 20 ~ 40 歲的女性,病人的鼻樑和臉頰會出現紅斑,像似狼的雙頰,因而得名。

紅斑性狼瘡表現十分多樣化因人而異,病程也有很大差異。以下列舉常見的症狀:

  1. 一般徵象:如胃口不佳、倦怠、輕微發燒、肌肉酸痛、消瘦、口腔潰瘍等。
  2. 皮膚:有不同的皮膚疹,如雙頰出現蝴蝶斑、身體出現盤狀丘疹,並對光敏感。
  3. 毛髮:病情活躍時,有些人會出現毛髮脫落之情形,至病情穩定後即可再生長。
  4. 肌肉骨骼及關節:產生關節肌肉疼痛、發炎、並合併肌腱、韌帶發炎。
  5. 心、肺臟:心包膜或肋膜發炎、積水等,可發生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6. 腎臟:出現腎功能異常、蛋白尿、血尿、細胞圓柱體;在病情嚴重時可引發全身水腫,甚至腎衰竭。
  7. 腦中樞神經:可發生抽搐、頭痛、神經麻痺、或精神異常。
  8. 血液異常:可產生貧血、白血球、淋巴球、或血小板過少。
  9. 當以上症狀出現多項時,即應懷疑罹患紅斑性狼瘡。 95 ~ 98 % 的症患會出現抗核抗體 ( ANA ),而且在發病初期即可檢驗出來。
紅斑性狼瘡有不同的皮膚疹,如雙頰出現蝴蝶斑、身體出現盤狀丘疹,並對光敏感。(示意圖/資料庫)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相當重要,症狀較輕時可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或奎寧來治療;中重症者則需使用類固醇 ,更嚴重者要加上免疫抑制藥物來治療。除了服用藥物來治療疾病外,仍須遵守自我照護之原則:

  1. 定期門診追蹤,隨時與醫師保持連繫。
  2. 按時服藥,勿自行增減藥劑量或停藥。
  3. 充分休息,保持情緒平穩,並注意保暖。
  4. 預防復發:
  • 避免太陽曝曬,可使用陽傘或穿戴帽子、長袖衣服等。
  • 按時服藥,勿輕易嚐試偏方,減少腎臟負擔。
  • 預防感染,均衡飲食的攝取,以增加抵抗力。
  • 注意是否有復發徵兆,如輕微發燒,關節肌肉酸痛、疲憊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處理。
  • 病人的受孕率是正常的,可以結婚生子,但在症狀活動期時應避免懷孕,當情況穩定時,且藥物劑量減低,經醫師評估,可懷孕生子;若想避孕,最好由先生採取避孕措施以減少感染機率。

目前醫藥科技發達,紅斑性狼瘡已不可怕,愈早期診斷、治療與追蹤,都會有好的成效,預後也大有希望,病人同樣可以結婚、生子、工作、就學,只要能耐心與醫護人員合作,仍可享有正常的生活。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