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震活躍期將至? 郭鎧紋:規模8強震恐來襲

分享:

地震專家郭鎧紋近日示警,全球可能即將進入地震活躍期,雖然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的7月5日大災難並未發生,但規模8以上的地震週期仍可能即將來臨,呼籲各界應提高警覺。

地震專家郭鎧紋近日示警,全球可能即將進入地震活躍期,規模8以上的地震週期可能來臨。(示意圖/pixabay)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郭鎧紋的研究分析,自1900年至今,全球共發生1,566起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規模8地震占99起,比例為6.32%。值得注意的是,有30.3%的規模8以上地震,在發生前7天會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最近一次規模7以上地震發生於7月17日的美國阿拉斯加州近海,因此未來7天內應特別留意規模8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郭鎧紋計算大地震前幾天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的機率。(圖/郭鎧紋提供)

郭鎧紋透過「緯度地震學」研究發現,地球可分為三個區域:北區(北緯30度至90度)、中區(北緯30度至南緯30度)、南區(南緯30度至90度)。其中北緯30度被認為是一條極具特殊性的緯線,包含中國長江流域、埃及金字塔,以及中美洲的部分金字塔群都位於此緯度線上。

郭鎧紋透過「緯度地震學」研究發現,地球可分為三個區域。(圖/郭鎧紋提供)

在統計190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8次地震(規模介於8.7至9.5之間)數據時發現,這些釋放相當於約21萬顆原子彈能量的地震中,有6次發生在北緯30度以北及南緯30度以南區域。另外,在規模8以上的地震中,北緯30度以北有30個、南緯30度以南有14個,雖然數量不到一半,但釋放的能量卻占約七成,達31萬2781顆原子彈的當量。

郭鎧紋進一步解釋,越接近南北極的地區,地震規模有越大的趨勢。這主要與板塊運動有關,許多板塊運動的邊界加上隱沒帶,使得規模8的地震容易發生。雖然南極是完整的板塊,沒有隱沒到南極大陸底下,地震數量相對較少,但釋放的能量卻相當可觀。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