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6軍團(第3作戰區)、第8軍團(第4作戰區)、第10軍團(第5作戰區)每年在6至8月例行實施的「年度重砲保養射擊」,從今年開始將會有新的方式,預計調整為半年實施1次,同時除了原有的自走砲及拖曳火砲之外,還將增加各型戰車、迫砲的實彈射擊,以提升戰訓成效。

為了驗證本島北、中、南地區砲兵部隊的訓練成效,每年中旬3個軍團都會固定在新竹坑子口、台中番仔寮及屏東楓港舉行重砲保養射擊,利用各型火砲的實彈射擊,一方面結合想定、模擬戰時景況,使官兵熟悉機動到陣地、陣地佔領及火砲放列等的操作,另一方面則是驗證M110A2型203公厘、M109A2/A5型155公厘自走砲,以及155公厘榴砲、加砲等拖曳式火砲的效能。
每年例行重砲保養射擊的操演科目,都是結合反登陸作戰想定,包含檢驗射擊、阻止擾亂射擊、彈幕帶射擊、集火帶射擊及最後防護射擊等。以往砲兵射擊時,還會在砲管周邊架設限制射向的紅色井字框架,曾被戲稱「恥辱架」,近年來軍方已逐漸取消。

據了解,為了提升整體的訓練效益,陸軍重砲保養射擊從今年開始,不但操演次數由每年1次改為半年1次,而且除了原有的自走砲、拖曳火砲之外,包括迫砲、戰車也都將加入實彈射擊,讓更多地面部隊可以投入演練,訓練內容也將更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