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3日引述大陸航天局消息指,由大陸和俄羅斯主導的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初步計劃包括在月球表面建造核反應堆,作為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設施之一。

報導引述大陸嫦娥八號任務首席工程師裴照宇的簡報指,除了核能發電設施外,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還將仰賴大規模太陽能陣列,這些設施都將建造在月球表面。
大陸工程院院士、大陸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在去年表示,以月球南極為核心的國際月球科研站(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ILRS)「基本模型」(basic model)預計將在2035年前建成。嫦娥系列探測器的發射任務,正是為建設這個「基本模型」鋪路。

報導指出,大陸航天局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與此同時,美國更具野心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也計劃在今年12月重新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
為推動國際合作,大陸未來將打造「555計畫」,邀請50個國家、500個國際科研機構和5000名海外研究人員加入ILRS計畫。此外,大陸國家航天局也將在今年的大陸航天日(4月24日)公布嫦娥八號月球探測任務的國際載荷合作清單,其中包含來自歐洲太空總署(ESA)等機構的15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