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上月突襲掃蕩邊境詐騙園區,當中包含了最臭名昭著的KK園區,導致超過1500名來自28國的「豬仔」逃往泰國。然而,專家和內部人士向《法新社》透露,仍有不少人選擇留下,在黑市尋找前往其他園區的機會。

根據《法新社》,一名要求匿名的中國大陸籍自願詐騙工作者說,10月23日那天,數百名從KK園區逃出的人抵達他所在的詐騙園區。據稱,該園區距離KK園區僅3公里。
該名大陸人說,這些人被高達1400美元(約4.3萬元新台幣)的月薪所吸引。「有些人會被黑心老闆挑走,有些人則會被好公司選中,這完全取決於運氣」。
非營利組織「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全球倡議」(GI-TOC)資深專家陶瓦(Jason Tower)表示,許多KK園區的豬仔實際上只是又被其他詐騙集團「重新招募」,「有些人正在尋找新的地點繼續從事詐騙。他們可能把這視為一份工作」。

分析人士認為,緬甸軍政府的突襲行動可能是有限且經過精心編排的,目的僅是為了在不過度衝擊「獲利」的情況下,緩解外界施加的壓力。
一名專家估計,KK園區先前約有2萬名工人。當中多數為大陸公民,真正逃往泰國的人可能不到總數的10%。
但報導也提到,留下來的人未必是自願的。該名陸籍詐騙工作者稱,KK園區內的詐騙工人大逃亡後,當地武裝團體爭相獲利,將「失業」的詐騙工人「轉賣」給其他詐騙園區,每人價格高達7萬美元(約216萬元新台幣)。
這名詐騙工作者又說,自從掃蕩行動開始後,他「每晚都聽到爆炸聲」,但他認為那只是「做做樣子」,並非緬甸政府真正的取締行動。人權倡議者克里蒂亞(Jay Kritiya)認為,唯有從源頭下手、追究幕後中國大陸主謀的責任,問題才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