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人命傷亡,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警告,指出該地區因地質結構脆弱,未來若遇颱風豪雨或地震,可能再度形成堰塞湖,造成二次災害。
李鴻源1日在網路節目表示,目前堰塞湖蓄水量約600萬噸,即使全數釋放,河川系統仍有足夠能力吸收。當務之急是修復水利署轄內1800公尺的堤防缺口,完成修復後基本風險將可控制。

不過,李鴻源特別提醒,由於左側山壁目前處於脆弱狀態,若再遇大豪雨,可能導致山壁再次崩塌,堵住原有缺口而形成新的堰塞湖。此外,該地區若發生規模5弱以上地震,也可能引發崩塌形成堰塞湖。李鴻源強調,這與當地兩側山壁的地質結構有關,該處屬於地質相對脆弱區域,但目前尚無立即性危險。

李鴻源也以實例說明極端氣候的威力,他提到民國100年時,曾有一場颱風雖距離台灣尚有一段距離,但在蘇澳白米甕溪區域,僅一小時內就降下180毫米雨量,導致當地嚴重受創,顯示類似降雨強度對任何地區都將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