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14死、11失聯、68人受傷嚴重災情,震驚全國,農業部被質疑要負很大責任,卻只要求媒體不要用「潰堤」要用「溢流」,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對此痛批農業部長陳駿季。
陳鳳馨今(26)日上《大新聞大爆卦》表示:「農業部誰給你的權力去管媒體怎麼報導?誰給你這個權利?你是皇帝啊?你發一個公文,大家都要跟著你的口徑去講嗎?大家沒有專業知識判斷嗎?早期的時候媒體講土石流,專家來糾正媒體,那是專家說這個不應該用土石流,當然後來證明媒體說的是對的,然後專家後來改了,可是不會有政府敢去管媒體用什麼樣的詞,應該是由專家去糾正媒體,如果說錯了,然後接著是由讀者、觀眾去告訴媒體不要再用不專業的名詞,什麼時候輪得到農業部來教媒體怎麼報導?你憑什麼?你皇帝啊,你老幾啊?」
陳鳳馨指出:「我真的不客氣地說,農業部在這次事件當中就是最應該要負責的人!白委林億君、藍委傅崐萁都曾經質詢此事,兩個人都是花蓮人,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當地的民眾有多麼的不安,所以都質詢了行政院長、農業部長。關鍵就在陳駿季,就是農業部長,因為這裡面牽涉到水保局、林務局,都是由農業部來管的。」

陳鳳馨再指出:「但陳駿季答詢的時候說,沒有立即的問題,他還給你解釋的非常地專業哦,因為它的那個壩體的底部1.7公里,非常的穩定,可是他自己在談的時候他說了一段,他說現在距離壩頂還有30公尺,只剩30公尺了耶!從7月開始形成堰塞湖,然後到8月的時候的質詢,1個月的時間它其實已經累積了那麼大的一個水量了,只剩下30公尺,所以沒有立即危險?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判斷的?如果只剩30公尺,怎麼還會沒有立即危險呢?」
陳鳳馨繼續指出:「陳駿季還說,它那個壩頂現在都土石很軟,你知道壩頂土石很軟,那你就應該要知道,當你只要溢流,它就會形成潰壩啊!就是你上面的土石不斷地沖刷,都是夾帶著土石,不是只有水,水的力量很大,但水裡頭如果夾帶著土石、沙石、土塊、石塊,甚至因為這個地方是花崗岩的地質,那個衝撞的力量,你看到橋墩都被你沖毀了,更何況是堤防呢?你去怪堤防?」
陳鳳馨強調:「這是大自然的力量,可是問題是前面是怎麼誤判這個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大呢?你都已經第一天下切了80幾公尺,現在不斷還在下切當中,已經下切了100多公尺,你還跟我講這個叫做溢流,這個不叫做潰壩、不叫做潰堤?你莫名其妙!我不同意李鴻源說不要再去玩弄這個名詞,錯,這個名詞很重要!因為當你告訴居民說這是溢流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是小事,當你告訴居民說這是潰壩的時候,誰不會儘快的逃!你自己誤判了,接著要求所有的民眾都要跟著繼續誤判下去,而且要根據你誤判的詞繼續的錯下去,我們怎麼會有這樣子的土皇帝?你是誰呀?陳駿季,農業部長拿我們薪水的人,不要如此的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