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18號)陸續完成8次海試,已進入服役前的最後評估階段,外界相當關注。對此,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從地緣戰略觀察分析,認為大陸雖有新型艦艇的優勢,但目前仍有海外基地不足與續航能力等挑戰。

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在10日中天節目「全球大視野」上表示,大陸3艘航艦對美國的威懾已經形成,但仍有再加強的空間。他說,不僅是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中間,還有第二島鏈與第三島鏈中間,同時還需要在第三島鏈與美國航艦之間,這幾塊水域,都需要有大陸的航艦。
介文汲指出,大陸接下來需要的是核動力航艦。他說,大陸的艦艇確實是很新、很強,但海外基地仍不夠,而美國其實在全世界都有海外基地,方便艦艇的食物、淡水等補給。介文汲認為,如果大陸的第4艘航艦採用核動力,續航力便可突破第三島鏈。
大陸首艘採用傳統起降設計的福建號航艦,2016年開工建造,2022年6月下水,排水量約8萬噸,艦上配備電磁彈射系統,可搭載殲15T型戰機、空警600型空中預警機等,總共大約60架艦載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