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30日一名谷姓女公關,在信義區一處停車場遭男友殺害,事後發現,谷姓女公關早在事發前兩天,就因受家暴法院正式核發保護令,外界質疑,保護令是否有空窗期,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會與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協調,加強保護令執行強度,並強化空窗期風險防控。
谷姓女公關遭前男友殺害,根據警方調查,谷女與劉男原為夜店同事並曾交往,分手後劉男持續糾纏不休,今年5月15日,谷女遭到家暴,隔日即持驗傷單前往信義區吳興派出所報案。直到7月28日,法院正式核發保護令,警方於29日曾試圖聯繫劉男告知此事,但對方並未接聽電話。30日晚間就發生這起憾事。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6日)在立院受訪時表示,家暴保護令這個制度是一個保護我們受暴力的受害者以及他家庭成員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如果有不足的地方,當然我們要加強,包括第一個空窗期的時候我們來加強,第二個是執行的強度。還有我們也會跟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來繼續協調、來開會,怎麼樣來落實,請各縣市加強一個保護的力道,一定要讓保護令以及保護令還顧及不到的部分,做一個完整的安全守護網。

司法院統計,2022~2024年各地方法院,平均每年受理聲請保護令案件為3萬6696件,核發1萬9582件,檢視民事保護令核發時間,平均所需天數為41.71日,其中,緊急保護令為2.26時、暫時保護令為23.4日、通常保護令為51.94日,顯示保護令從聲請到核發,仍有一段「司法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