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以7000萬元交保後,其臀部出現疑似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病灶,他認為可能是因牢房馬桶清潔不夠所致。醫師表示,公共場所如公廁、健身房、三溫暖,甚至電梯按鈕和公用電腦鍵盤都可能殘留病毒,雖然公共設施確實存在感染風險,但需透過採檢才能確認感染源。

根據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說明,柯文哲在無法拍照的情況下,透過自我觸診發現臀部有一顆硬塊,自行判斷為HPV感染造成的疣。北所醫生雖未否定此診斷,並以乾冰進行三次灼燒治療,但效果有限。陳佩琪近期協助處理時發現,病灶處出現滲泌物,疑似有細菌感染。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建賢指出,HPV具有多種型態,暴露在外的皮膚較易感染,感染後可能出現不規則凸起或小肉粒,部分型態甚至可能導致癌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解釋,公共場所如公廁、健身房、三溫暖,甚至電梯按鈕和公用電腦鍵盤都可能殘留病毒。若接觸後未妥善清潔雙手,碰觸到皮膚黏膜或傷口便可能感染,但完整的皮膚較不易受感染。

針對柯文哲的情況,黃建霈表示,雖然馬桶可能帶有病毒,但若皮膚未受傷應不致感染,可能是透過手部接觸馬桶後碰觸肛門黏膜所致,但確切感染源需經採檢確認。他補充,HPV感染後的潛伏期因個人免疫力而異,有些人可能長期無症狀或延遲發病。
黃建霈建議,接觸公共物品後,應使用酒精消毒或以洗手乳清潔雙手至少20秒,以降低感染風險。他也提到,施打三劑HPV疫苗可達到八成以上的防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