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心儀的房屋後,要如何出價才合理?近日,有購屋者在網路上拋出疑問,針對一棟開價1,380萬元的27年老透天,考慮以950萬元殺價購入是否「太過分」,引起網友熱議。房產專家賣厝阿明指出,老屋翻新的隱藏成本驚人,在扣除掉修繕成本後,實際出價是否合理,還要比較物件的稀缺性和地段價值。

賣厝阿明在臉書粉專「賣厝阿明 知識+」中分享網友購買老透天卻大幅殺價案例,這名網友看中的老透天存在多項亟需修繕的問題,包括三間浴室重做、壁癌處理、廚房系統櫃更新、鐵皮排水重整,以及鐵捲門故障等,購屋者初估這些工程的修繕費用就高達200萬元。
雖然銀行對這棟透天的鑑價達到1,250萬元,但賣厝阿明提醒,這個數字通常反映的是屋況正常的市場行情,對於需要大規模整修的老屋,實際的交易價格往往需要扣除修繕成本,他指出,這也是房仲常提醒屋主「可能只能賣到這個價格」的原因。
在出價策略上,賣厝阿明指出,除了修繕費用外,物件的稀缺性與地段價值也需納入判斷。「如果這是區域內少見的釋出物件,出價太低可能會被其他買方搶走;但同類型物件選擇多,議價空間就大。」他分析,從1,380萬開價出到950萬,看似下殺430萬,但扣掉200萬修繕費用後,實際差距為230萬,相當於以1,130萬買到整修好的房子,是否合理仍需與周邊行情比較。
此外,賣厝阿明提醒,浴室漏水雖然看似局部問題,但往往牽涉其他結構,處理可能需要敲除地磚、牆面,甚至影響鄰居,最好在簽約前請專業師傅評估修繕範圍和費用,使出價更有依據。 (文/工商時報陳彥綺)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金店首飾被中產排隊瘋搶 現在是買黃金的最好時機?
安世半導體僵局有解?陸商務部:符合條件准出口
台股明年挑戰34,000點?AI股才是王道 蔡明翰公開3檔口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