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長期主導的軍火市場中,歐洲近期提高在台灣的能見度。外媒指出,近日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捷克、德國、法國等國代表現身,顯示部分歐洲國家,正開始與台灣探索防務合作。

《路透社》報導,台灣傳統上依賴美國軍售,過去30年幾乎沒有重大歐洲軍購案,原因在於歐洲各國多顧忌中國大陸的壓力。不過,隨著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部分中東歐國家對台灣的處境更為同理。
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上週參訪捷克館,與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會面。費雪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直言,「今天在台灣,我們有許多合作夥伴。我們理解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複雜處境。」
至於德國貿易辦事處今年首度參展,強調展示「德國在航太與安全領域的創新成就與產業實力」,法國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則推出可連續飛行14小時的「Flexrotor」垂直起降戰術無人機。
報導指出,荷蘭曾於1980年代出售兩艘潛艦給台灣,因遭北京強烈抗議而承諾不再軍售,法國則在1990年代初期,出售6艘巡防艦與60架幻象2000戰機,但之後也未再簽署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