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2%科學家」台灣最強醫師名單曝光 高齡醫學入列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2023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於10月4日已發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更是連續第三年蟬聯國內臨床醫學第一名,表現倍受國際肯定。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圖/截取自臺北榮總官網)

今年是連續第四年發表,全球約有21萬名科學家入選,我國今年臨床醫學領域336人入榜,略高於去年的324人,其中,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更連續第三年蟬聯全國臨床醫學第一,穩居全國領先,在臨床醫師排行前20名中,人數也以台大最多,共有8人,雖較前一年減少1名,仍穩居國內龍頭地位。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陳亮恭指出,在國際間如此競爭的學術環境中,要能每年維持高檔的研究產出真的很辛苦,對於蟬聯全國臨床醫學第一,他表示,實屬不易,是團隊同仁支持與一同努力下,才有機會讓台灣的高齡醫學被國際看見且獲得肯定。

對於高齡醫學的發展,陳亮恭表示,最近美國醫學雜誌也出版了一篇專文表示,美國在面對人口高齡化過程中,對於高齡研究投入極高,但過去35年來老年醫學專科醫師數量卻逐年減少,因為照顧複雜的高齡病患不僅辛苦,收入也低於一般專科,若依市場需求取捨,高齡醫學顯然不是多數醫師的選項,因此需要政府的重視。他表示,台灣人口高齡化程度與速度都較美國嚴峻,目前實際真正專責從事高齡醫學的專科醫師更是屈指可數,政府雖透過醫院評鑑及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希望強化高齡照護,但許多醫院實際上的投入仍相當有限。

陳亮恭表示,人口高齡化的相關挑戰,正是現在醫療體系變革的核心,需要更具人口結構變化思維來研議策略,不能再以疾病思維尋求醫療體系的解方。

(圖/pixabay)

以下是依國內今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排名列出的「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分為臨床醫師前20名、加入研究領域的前35名〉

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臨床醫師前20人

  • 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
  • 鄭安理(台大/腫瘤醫學)
  • 楊志新(台大/腫瘤醫學)
  • 曾慶孝(台大/新陳代謝)
  • 高嘉宏(台大/肝膽腸胃)
  • 蔡世仁(北榮/精神醫學)
  • 楊洋池(台大/腫瘤醫學)
  • 柯志鴻(高醫/精神醫學)
  • 廖運範(長庚 /肝膽腸胃)
  • 王署君(北榮/神經醫學)
  • 王清貞(長庚 /骨科)
  • 郭漢崇(慈濟/泌尿)
  • 張美惠(台大/兒童醫學)
  • 高淑芬(台大/精神醫學)
  • 顏正芳(高醫/精神醫學)
  • 高嘉鴻(中醫大/核子醫學)
  • 蘇冠賓(中醫大/精神醫學)
  • 楊智偉(長庚 /腎臟醫學)
  • 郭昶甫(長庚/免疫風濕)
  • 劉俊人(台大/肝膽腸胃)

【註】上述排名針對原始資料中主要學門為「臨床醫學」的名單為主,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未納入,2020年辭世的陳定信教授未列入。

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我國臨床醫學領域前35名

  • 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
  • Ivy Shiue*(國衛院/公共衛生)
  • 鄭安理(台大/腫瘤醫學)
  • 楊志新(台大/腫瘤醫學)
  • 曾慶孝(台大/新陳代謝)
  • 陳建仁*(中研院/腫瘤醫學)
  • 高嘉宏(台大/肝膽腸胃)
  • 蔡世仁(北榮/精神醫學)
  • 洪明奇*(中醫大/腫瘤醫學)
  • 林宗瑩*(成大/健康照護)
  • 梁慶義*(國衛院/精神醫學)
  • 杜裕康*(台大/公共衛生)
  • 楊洋池(台大/腫瘤醫學)
  • 柯志鴻(高醫/精神醫學)
  • 廖運範(長庚 /肝膽腸胃)
  • 王署君(北榮/神經醫學)
  • 劉扶東*(中研院/免疫學)
  • 湯智昕*(中醫大/腫瘤醫學)
  • 王清貞(長庚 /骨科)
  • 陳定信*(台大/肝膽腸胃)
  • 郭漢崇(慈濟/泌尿)
  • 林仁混*(台大/藥學)
  • 方嘉佑*(長庚/藥學)
  • 張美惠(台大/兒童醫學)
  • 高淑芬(台大/精神醫學)
  • Thierry Burnouf *(北醫大/心臟循環)
  • 魏耀揮*(彰基/分子醫學)
  • 伍焜玉*(中醫大/心臟循環)
  • 顏正芳(高醫/精神醫學)
  • 高嘉鴻(中醫大/核子醫學)
  • 蘇冠賓(中醫大/精神醫學)
  • 鍾景光*(中醫大/腫瘤醫學)
  • 楊智偉(長庚 /腎臟醫學)
  • 郭昶甫(長庚/免疫風濕)
  • 劉俊人(台大/肝膽腸胃)

【註】在臨床執業醫師以外,也加入研究者,標註星號者為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藥學或其他領域研究者,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陳定信教授已於2020年辭世);學門領域依原始資料註記,為評估該年度所發表論文領域而歸類。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由史丹佛大學專家透過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計算得出,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今年是連續第四年發表,使用以下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

  • 總引用次數
  • Hirsch h-index
  • 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
  • 單獨作者、第一作者
  • 單獨/第一或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

資料來源: October 2023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 - Elsevier BV (digitalcommonsdata.com)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