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保宏/綜合報導
台灣人喜歡也常愛到廟裡去拜拜,不過有些人會「不知道怎麼拜?」在拜廟過程中,最先也最常犯的錯誤,說不定一進廟門就走錯門。所以在參拜廟宇之前,要先掌握3大重點,避免對神明不敬。
首先,就是進出的禮節。一般來說,我們都是由面對廟門的右邊進去,就好像走路靠右邊一樣,而這邊是神明的左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龍邊」。通常廟宇的標準方位是坐北朝南,龍邊是東邊,是太陽升起之地,因此也被視為陽方或吉方。至於出來的話,就是另一邊「虎邊」,這就是「入龍喉,出虎口」,象徵入吉出凶。
另外,門的下方通常會有一個門檻,原始用意是用來防水,但後來是宣示主權的意思,因此古代禮儀進出門檻時要彎腰、跨過去,表示鞠躬禮貌的拜訪。反之,若是要挑釁的,就會踐踏門檻,這代表來「侵門踏戶」,通常廟的正中央都有一個們,但只供神明和皇帝(現在的總統)進出,一般人自然不好從這邊進出。
其次,就是祭拜的順序。一般來說,廟宇的正門口一定有個大香爐,也就是所謂的天公爐,就是在拜天公(玉皇大帝)的。道教寺廟無論祭拜哪尊主神,通常都會先面朝天空拜天公,接著再進到主廟拜主神。
若是主神為財神爺、城隍爺、土地公,必須要注意神桌底下是否還有虎爺,因為小孩子常喜歡在桌子底下爬來爬去,所以虎爺就是兒童的保護神,千萬別忘記祭拜祂喔!
第三,到底什麼時間可以去拜拜。相信大多數人常會有個疑問,「究竟晚上能否去拜拜?」事實上,只要宮廟的門還開著,當然就可以去拜。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晚上去拜拜,主要是容易被附近徘徊撿拾香火的好兄弟給卡到。
不過,其實清晨和黃昏交替時,這反而是阿飄出沒最多呃時間,就如同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時刻,況且這兩個時段,也是人的正副交感神經轉換之時,精神最差,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病,因此晚上拜拜並不會特別容易「卡到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