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愛美人士會選擇注射玻尿酸來對抗地心引力與歲月摧殘。不過群英皮膚科診所楊麗珍醫師特別提醒,若劑型與劑量注射不當,當心變成大小臉或凹凸走山,民眾須慎選專業醫師與玻尿酸材質,也應打破劑量越多越好的迷思,避免單次高劑量注射,才能確保自身安全與預期效果。
人體本來就有玻尿酸,玻尿酸具有高相容性並能維持水合作用,可達到皮膚保濕與滑潤。楊麗珍醫師表示,人體自行合成的玻尿酸會隨年紀增長而減少,肌膚的玻尿酸約從25歲開始流失,30歲時僅剩65%,導致皺紋、乾燥、鬆弛、表情紋等開始出現。因此玻尿酸被廣泛用來填補臉部細紋、凹陷、鬆垮、皮下脂肪不夠的地方,達到立即澎潤淡紋的效果。
依美容目的不同,選擇玻尿酸種類也不同。楊麗珍醫師指出,臉部結構極精細,不同位置都有相應最適合的玻尿酸劑型,傳統以單一劑型、哪裡凹陷就打哪裡的單點注射法,難以達到最佳效果。透過穩定型大中小分子不同的玻尿酸劑型,針對皮膚不同層次注射才能將玻尿酸發揮最大作用。
然而,臉部線條看起來不自然是許多愛美人士遲遲不敢施打玻尿酸的原因。楊麗珍醫師解釋,其實除了醫師專業度之外,注射部位及玻尿酸劑型的相容性也相當重要。若一開始劑型與劑量選擇錯誤或注射深度不對,不僅看不到效果,更可能產生皮膚凹凸不平或不對稱問題。例如若以小分子量注射凹陷,效果不佳且費用高;以大分子量填補淺細紋,因組織空間不足,恐產生壓迫壞死。
大分子玻尿酸適合注射於皮下脂肪與真皮層間,用以鞏固基底脂肪;將中分子玻尿酸注射於真皮層下層可提升支撐力與彈性;小分子玻尿酸注射於纖維母細胞密度最高的真皮層上層,除了能刺激水合、立即填補紋路,更能刺激纖維母細胞生成肌膚撐提關鍵的膠原蛋白,發揮填補以外的優越再生作用。
楊麗珍醫師強調,雖然注射型玻尿酸約3至8個月就會逐漸被吸收代謝,但並非注射劑量越多越好。從皮膚生理學角度,將不同分子大小的穩定型玻尿酸以小劑量多層次多點注射,以蓋房子的原理在肌底穩固堆疊,可使玻尿酸接觸到的纖維母細胞更多更廣,達到全臉膠原蛋白激活,於臉部內建隱形支撐網。因此逐年需要補打的玻尿酸劑量也能變少,發揮最佳微整效果。
此外,民眾應慎選專業醫師與玻尿酸材質,術前詳細諮詢醫師做好全臉評估,並打破劑量越高越好的迷思,分多次施打、避免單次高劑量,才能避免愛美不成險毀容的憾事發生。
文章授權轉載自《NOW健康》玻尿酸微整險毀容?! 醫師:注射劑量是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