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儷文/綜合報導
108課綱狂刪17篇古文,引發各界熱議。歷史老師呂捷表示,古文「精簡再精簡」是有原因的,「就是要讓你看不懂」。
呂捷昨日(9)在臉書粉絲頁「呂捷歷史-朕即天下!」發文表示,很多人都問他「為什麼古代的人講話這麼精簡?」他認為以前的人不是這樣講話的,但為何後來看到很多古文對話都會變成這樣呢?
「我們得坐著時光機回到2500年前,那個時候沒有原子筆、沒有打字機、也沒有OFFICE WORD,只能刻在竹簡上。所以所有的對話要一字一句、一五一十都照章刻下來…就算他沒死…你都先中風!」呂捷認為,所有的對話為了刻寫方便、流傳後世,必須得精簡精簡再精簡。
呂捷表示,「後來發明了造紙書、印刷術,甚至宋代時畢昇還弄出了活字印刷了,為什麼古人還是要寫文言文?」呂捷說,有一個腹黑的說法,古代財富是教育的門檻,要讀書識字並不容易,要嘛有錢、要嘛有權。知識的話語權就變成權貴階級的專利,也就是一種特權。既然如此……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會輕易的把福利放出來,即便你有基礎的識字能力,也要寫得讓你看不懂。就算是你天縱英明,滿周歲就認得「之、無」二字,也可以說你理解錯誤,因為解釋權被他們壟斷了!
「那出生寒門的哩?像歐陽修那一類的哩?」呂捷說,他們自幼家貧、年少喪父,靠著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拔長大。好不容易一舉高中,變成了…權貴一族,當然會更加珍惜十年寒窗苦讀的成果。所以「一樣要寫到讓你看不懂」。
呂捷直言,可以稱這種現象叫「知識的傲慢」,也可以稱做「學術密碼」,就像法律條文一樣,雖然寫的都是中文,但就是看不懂,這樣相關人士才可以繼續掌握優勢。
呂捷認為古文就是這樣,「你看得懂就好。從古至今解釋論語的人多了個去,各派別的說法不一各持己見。他們不是孔子本人,我們也沒有要做學術研究。硬是去參透每個字的解釋、各門派的說法…只會讓閱讀變的艱澀且索然無味」。
他並分析這次各界對課綱大刪古文引發的熱議,直言「這一次很多跳出來力挺的,要嘛就是靠這個吃飯的(掌握學術密碼)、要嘛已經脫離學生時代不用考試了」。
網友看後紛紛表示意見,「法律條文為何不更白話更親民點」、「嘩眾取寵」、「他不讀文言文,怎麼讀歷史?」、「他自己不就是靠賣弄這些傲慢開頻道賺收入」、「硬要嘴」、「呂捷看來書白念了」、「看看其他外國民族都在努力的保護繼承,自己的文化傳統,反觀台灣有一群綠人反而要消滅自己的文化傳承,可悲又可憐」、「現在知道民進黨政府為什麼要把『公投題目』弄得那麼複雜吧」、「一個非正統出身流氓教師⋯⋯對教育的觀點值得討論嗎」、「一派胡言沒有文化底蘊,去跟西方白人說不必唸莎士比亞、Sonata/lyr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