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普尼」雞蛋風暴持續延燒,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表示將擴大查驗市售雞蛋,主要鎖定風險較高的「籠飼蛋」,直指洗選蛋上標註「編號C」的籠飼蛋為主要查核對象。此言論引發蛋農強烈反彈,同時彰化縣文雅畜牧場管制中的四萬顆雞蛋外流事件,更使毒蛋風波擴大,彰化縣府已宣布將對全縣933家蛋雞場啟動芬普尼全面採樣監測。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灣優良蛋品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邱石崇表示,芬普尼的問題不在「飼養方式」,而是「蛋農會不會過度使用」,不管籠飼或平面放牧都可能使用芬普尼,因此查驗應該全面,不是只侷限籠飼。他強調,這次驗出芬普尼的涉案雞蛋場編號都是「C」,但不代表市售「C」碼雞蛋都不安全,芬普尼污染應該是單一牧場的管理問題,並非籠飼系統普遍存在的風險。
邱石崇解釋,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飼養環境高熱、潮溼,開放式平飼與放牧飼養方式,若未妥善換墊料與清潔,反而更易滋生蟎、蝨等寄生問題,此方式芬普尼的使用亦存在風險。而籠飼飼養也有現代化雞場,採自動清糞、通風與給水系統,可維持乾燥、穩定環境,有效降低雞隻與糞便直接接觸,減少病原感染機會。他強調,芬普尼的使用,並非侷限於籠飼飼養。
針對彰化文雅畜牧場管制中雞蛋流入市面事件,彰化縣府已坦言有行政疏失。縣長王惠美表示,檢察官已介入調查,該懲處的一定會懲處。彰化縣雞蛋產量占全國近五成,縣府將啟動全縣蛋雞場芬普尼全面採樣監測,將逐場採檢雞蛋、飲水、雞隻羽毛與飼料,一旦檢出動物用禁藥,將實施移動管制,確保生產端安全無虞。

彰化地檢署已針對雞蛋遭污染案展開調查,日前已搜索文雅畜牧場,並查扣相關證物、藥品等,畜牧場陳姓負責人夫婦訊後請回。檢方也以證人身分約談畜牧場三名員工,釐清雞蛋遭污染原因。同時,檢方也指揮調查局搜索台中市龍忠蛋行,帶回九日前往文雅畜牧場載雞蛋的林姓員工,釐清為何畜牧場在移動管制後仍出貨。
彰化縣府調查發現,動防所抽檢六日生產的雞蛋送驗未檢出芬普尼,八日解除移動管制,並以電話通知文雅畜牧場,但畜主應取得解除管制的證明書文件,才可以讓雞蛋重新上市,畜主未收到公文,九日就將六日已封存的雞蛋出售。縣府檢討指出,過去針對畜禽用藥陽性案件解除管制,都習慣以電話通知,但缺乏當面說明確認、附加但書條件,為此次管控失效原因之一。
邱石崇指出,芬普尼常用於除蚤,近年之所以受國人重視,係因2017年歐洲爆發了「芬普尼雞蛋污染案」。歐盟國家向來倡議「友善飼養」,當地雞農為除蚤、滅蝨同樣需使用芬普尼,只因歐盟因食安規範嚴格,才最早發現芬普尼過量使用問題。他呼籲衛福部在擴大芬普尼查驗時,應該向農業部了解國內的蛋雞產業的飼養特性,才能在此次芬普尼風暴中強化國內的雞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