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期出現無人機、氣球侵擾機場,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今天表示,飛航範圍發現異狀須通報塔台依風險決定是否暫停起降,桃機已建置偵防系統,可即時掌握無人機及飛手活動位置。

歐洲多國近期接連出現來源不明無人機侵擾機場、軍事基地事件,包括丹麥、挪威、波蘭、羅馬尼亞、比利時、德國等。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機場(Vilnius Airport)營運單位,也因偵測到空域內可能有氣球闖入,已全面暫停起降作業,航班改降鄰近國家。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下午表示,桃園機場在偵測到無人機出現在機場飛航範圍時,為了飛航安全必須先通報塔台,依風險決定是否暫停跑道起降,同時會同航警局、地方區域聯防警力及保全,至現場查察違規施放者,經確認空域安全後,即恢復航機起降。
機場公司指出,桃機為強化無人機偵防能力,2023年6月起委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建置無人機偵防系統,可即時掌握無人機及飛手活動位置;至今年7月,經偵防系統偵獲,並由區域聯防相關單位現場查獲,移送民航局依法查處的違規無人機活動共有28件;已有效提升飛航安全與降低機場營運受影響程度,違規無人機活動也大幅減少。
機場公司指出,桃園機場從業人員已建立風險意識,如發現異常狀況會立即通報營運控制中心,若有空飄氣球侵入場內,會立即通報塔台依規定暫停航機起降,以確保飛航安全。
由於機場四周為航機起降頻繁區域,機場公司每年也會進行飛安宣導,為避免鳥擊事件發生,禁止飼養飛鴿;而任何漂浮或移動等物體,如無人機、天燈、煙火、風箏、氣球等,可能對航空器飛航安全造成潛在威脅,如有相關施放活動,應向民用航空局申請核准後才可施放。
機場公司表示,在台灣對飛航安全會產生影響的還有天燈施放,往年甚至曾發生天燈在燈會期間飄進機場釀成火災意外;機場公司再次提醒,機場四周禁止遙控無人機及有礙飛安物體活動,違反規定者可依「民用航空法」開罰,罰鍰金額可高達新台幣30萬到150萬元。(文/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