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曝「高油脂飲食」是腸道殺手 恐提高大腸癌風險

分享:

在熱鍋上滋滋作響的炸雞、香濃滑順的奶油醬,吃下去的那一瞬間,也許讓人覺得幸福無比,但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長期攝取過多油脂會讓菌群失調、黏膜屏障受損,甚至引發「腸漏」,進而引發慢性發炎並提高大腸癌風險。

癌症發生與飲食習慣有關,除了愛吃甜食和含糖飲料攝取太多會增加大腸腺瘤的發生率,長期高油飲食也會提高大腸癌風險。(示意圖/中天新聞)

黃軒醫師在臉書專頁分享了一篇關於高油飲食對腸道健康影響的專業解析。他以生動的比喻開場,將腸道形容為一座生態花園,當人們長期攝取過多油炸食物、奶油醬等高脂肪飲食時,這座花園會逐漸失衡。這種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菌群失調,更會損害腸道黏膜屏障,甚至可能引發「腸漏」現象,進而導致慢性發炎並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文中特別強調,高油飲食的危害遠不止於體重增加。研究顯示,這類飲食會顯著改變腸道菌群組成,減少有益菌數量而增加有害菌,同時降低腸道中的短鏈脂肪酸含量,削弱黏膜保護功能。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高脂飲食會破壞腸道細胞間的緊密連結,形成所謂的「滲漏腸道」,讓毒素和致敏物質有機會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與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及情緒障礙等問題相關。

黃軒醫師進一步指出,高油飲食與大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根據2018年的研究,過量攝取飽和脂肪與紅肉,同時缺乏足夠膳食纖維,會促使致癌菌叢增生,加速腫瘤形成。

不過他也澄清,並非所有油脂都是有害的,像橄欖油、深海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反而具有保護腸道、抗發炎的功效,真正需要避免的是加工油品中的反式脂肪和精煉植物油。

最後,黃軒醫師呼籲大眾重視腸道健康,建議採取更健康的飲食方式,包括減少油炸與加工食品、選擇優質油脂、增加高纖蔬果攝取、補充發酵食品,以及保持充足水分和適量運動。他特別提醒:「腸道是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無法承受長期油膩飲食的摧殘」,強調改變飲食習慣對維持整體健康的重要性。(文/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