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入境採唾液篩檢,松山機場日前就曾被民眾爆料,檢測站竟不到1坪,且屬封頂的狹小密閉空間,擔心在空氣不流通狀況下恐因此染疫,引發不小爭議。許多專家都認為,必須將採檢站設在戶外通風良好的地方,才能降低空氣傳播的風險;也有專家提出「防疫4步驟」,藉此保護自己免於感染。

日前就有一名返國男子認為,松山機場唾液檢測站密閉狹小、不到1坪,裡頭空氣也不流通,質疑旅客在裡頭吐口水時會有口水飛濺,擔心是否有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進而導致交叉感染。
對此,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在採檢的過程當中,無論是透過鼻腔還是唾液,基本上在密閉空間把口罩拿下來,或旁人吐口水,皆會透過空氣傳播影響了染疫的機會。

邱淑媞指出,對於空氣傳播之相關防範措施,一定要通風和換氣,才能把病毒量稀釋變少。若採取集中採檢站方式,則必須將其設立在戶外通風的地方,但台灣卻設立在機場內的狹小空間,因此非常危險。
邱淑媞也強調,採檢站的整個設計很重要,其中包含足夠的消毒時間、做完採檢後民眾需要趕快戴好口罩,而採檢的當下,室內空間也要有負壓抽離空氣、紫外線燈等等的設備才能降低染疫風險。
也有專家認為,進行篩檢時必須注意4件事。第一,排隊等待採檢時,千萬不可過早拉下口罩,必須等到採檢醫護人員消毒完雙手後,再取下口罩篩檢,同時與前一位篩檢民眾保持距離,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第二,採檢時雙手不要觸摸任何物品,也不要將私人物品如錢包、手機等放置於桌上,以免沾染環境病毒。第三,在採檢後,部分人會分泌大量唾液,此時,千萬不要當場吐口水,否則將增加感染風險;若是採取唾液篩檢,也要注意和他人之間的距離,降低空氣傳播風險。第四,採檢後建議以肥皂仔細清潔雙手。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威力彩2.2億衝了!今「雨水吉日」5生肖財運大噴發 屬豬者錢滾錢、貴人運爆棚
快訊/花蓮台9線3死事故!他超車打滑「自撞路樹」…車體全毀5人慘卡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