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TWANT
據俄羅斯媒體15日報導,汽車行業研究機構S&P Global Mobility日前發佈的一則報告顯示,受到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歐洲能源危機使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甚至歐洲有可能開啟限電模式。
歐洲能源危機使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示意圖/Pexels)
汽車生產成本已經上升到每輛687至773歐元(約台幣2.1至2.4萬元)之間,遠高於能源危機前50歐元(約台幣1554元)的水平,這尤其給小型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壓力。
隨着歐洲能源價格的飆升,凜冬可能會使某些汽車製造商的生產線面臨無法繼續運轉的風險。在最壞的情況之下,能源危機可能使得其汽車產量在2023年年底前每季度減少近40%,換算成數量即超過100萬輛。
該研究機構預測,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年底,歐洲汽車組裝廠每季度的預計產量原本在400萬輛到450萬輛之間。然而,由於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和冬季來臨前政府對能源使用的限制,該機構預計,歐洲汽車企業每季度的產量將減少到最低275萬輛至300萬輛。
該機構研究人員稱,整個汽車行業供應鏈中,尤其是金屬結構的壓制和焊接等,需要使用大量能源。研究人員預計,從今年11月份到明年春季,由於歐洲汽車生產商和供應商都將受到嚴格的能源使用限制,歐洲汽車行業供應鏈將出現嚴重中斷。
歐洲企業為了降低能源成本,紛紛將生產線外遷,而外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就是美國。大眾集團今年6月在其位於田納西州的工廠啟動了一個電池實驗室,該公司到2027年將在北美總共投資71億美元。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3月在亞拉巴馬州開設了新的電池工廠。寶馬(BMW)宣佈10月在南卡羅來納州進行新一輪電動汽車投資。
有媒體評論稱,高昂能源成本迫使不少歐洲國家的能源密集型企業減產或停產,令歐洲面臨去工業化挑戰。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歐洲工業結構可能永久性改變。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