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流行在甜點上加蜂巢,甚至有商家宣稱有各種療效。健康網站指出,蜂巢中可能含有助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的成分,但含量不多,主要還是以蜂蜜、蜂蠟為主,食用過量不僅讓糖分攝取過多恐造成發胖,剩餘的蜂巢結構較難消化,還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應適量為宜,另外,1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食用蜂蜜相關產品以免肉毒桿菌中毒。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56"] ▲蜂巢主要成分為蜂蜜及蜂蠟。(圖/達志影像)[/caption]
據《食力foodNEXT》報導,蜂巢主要組成其實就是蜂蜜和蜂蠟,有研究指出,蜂巢中含有長鏈脂肪酸和醇類,可能有助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不過研究所使用為較高純度的蜂蠟衍生物質,一般吃到的恐未能達相同效果,另外,蜂巢中可能含蜂花粉、蜂膠和蜂王漿,但僅是少量存在,勿聽信坊間業者宣稱有驚人醫療效用,或誇大的保健功效。
網站表示,將蜂巢內的蜂蜜吃掉後,剩下的蜂巢質地稍韌,較難咬斷、消化,過量易造成腸胃不適,因此建議不要食用太多,可以將蜂巢當口香糖,咀嚼後吐掉即可。
最後提醒,蜂巢雖為天然蜂產品,但還是具有豐富的糖分,過量也是會造成發胖,建議適量食用,而1歲以下的嬰幼兒因腸道的菌叢尚未健全,有「肉毒桿菌素」中毒的風險,應避免食用。
(中時電子報)
蜂巢可降膽固醇?專家曝吃過量恐有3危機
2019/03/31 10:58
分享: